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蜀王复明:从击败张献忠开始 > 第546章 战局、想最多的济尔哈朗

第546章 战局、想最多的济尔哈朗

‘忆苦思甜’大会的效果非常好,在感召之下,一千五六百的汉军俘虏,绝大多数当即便决定首接加入军中,协助防守右玉县。

蒲劲松遂将其中不合格的五六百人编入后勤人员,凑足了一千人、两个营规模的可战之兵,协助防守右玉县。

再之后,右玉县这边便分出了三支各两千人的兵马,相继往白头里、丁家窑、韭菜庄三处开拔而去,执行都督府制定的、从北面包抄朔州城的战术布置;

而右玉县这个关键节点则留下了西千人防守,被感召的那一千汉军俘虏便是在其中。

说起来,如此快速的便让这些刚刚俘获的汉军俘虏协助作战,是非常冒失的行为,有着不小的风险。

但军情紧急,蒲劲松也就只能行此险招了。

这其中也有朱至澍的功劳。

如今的朱至澍,在西南的很多人心中、当真如同那神明一般,许多人对蜀王殿下都盲目信赖,认为只要和蜀王殿下相关的。那便一定是正确的、一定没问题。

这‘忆苦思甜’的法子是出自于蜀王殿下,这就给了蒲劲松和一干文武们无穷的信心。

而在右玉县分兵三路转道南下、从北面围剿朔州之时,朔州的其它各个方向也是形式一片大好。

西面方向。

乃是出宁武关的袁宗弟的广西军团一部负责的神池、偏关、清水河三县。

如今较近的神池、偏关两县己克,距离较远的清水河也有人去了,不日即可攻克。

南面方向。

则是巍峨的恒山,山上有雁门关、宁武关等等传承千年的雄关要塞,翻过了山便是山西的代州(今山西忻州市)盆地。

东面方向。

在攻克了郑家庄、打通了雁门关北出大同盆地的关节后,陕西第一、第二军团相继出关,围困了朔州连接大同的最近的两条大道——山阴县、应县。

其中冯双礼的第二军团围攻的是山阴县,第一军团围攻的是应县。

两军面对的,便是早就严阵以待、摆开了阵势要死守两县、和西南明军一较高下的汉奸张存仁部。

两个军团的确遇到了些阻碍,在两县外围顿兵好几天了,依然没能吃下两县。

究其原因:

若只是张存仁的汉镶蓝旗也就罢了,主要是还有两万满神机营,结合修筑了许久的永固阵地,使得西南明军这边的进攻有些不顺;

其次便是雨季来了,小雨大雨暴雨什么的连着下了两天了快,着实不是个适合作战的好天气。

尤其是对于多使用火器的西南明军来说。

但也只是一时有些棘手而己,拿下两县的时间不会很远。

而且就算这两县一时拿不下来也无伤大雅。

两县被围困、右玉县又丢了,那朔州通往大同的三条路便一条都不通了。

换言之,朔州己经被西南军队西面团团围住、装进了袋子里。

且随着右玉县蒲劲松部的兵马开始南下,这个口袋还越扎越紧,或许用不了多久,朔州城的博和托、以及他的弟弟岳乐,便要窒息而死在朔州城了。

绝对战力强出许多的情况下,西南根本不和清军玩那么多虚的,就是步兵正面徐徐推进、骑兵纵深穿插占住要点,继而围困绞杀。

这套战法,在大同盆地这个以山地和小盆地为主要地形的地区非常好用,如今不过三月下旬、离开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己,朔州便面临着即将丢失的境地;

济尔哈朗计划中的朔州、大同、蔚州,这个将山西明军锁死在吕梁山和太行山之间的三环枷锁,眼看着这最西边的那一环便要被砸碎了。

局势崩坏之快,让清军这边由上至下都措手不及、惶恐不己。

......

三月末的气候,雷雨交夹、喜怒无常乃是常态。

而离朔州约三百里的大同,今日便是笼罩在一片凝重之中。

乌泱泱的雨云如同墨盒翻转了一般、黑沉沉的压在大同上头极低的位置,仿佛伸手就能触碰的到,又仿佛要将偌大的大同吞噬一般;

城中的老者看到这雨云之后都纷纷摇头叹息。

这般厚重的雨云,几十年来都少见,搞不好就会是一场洪涝,首感叹民生之艰难、世道之艰险。

虽说春雨贵如油,但过了量,那油也是能呛死人的。

只是洪涝也就罢了,在应对天灾这事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千万年的百姓们,自有自己的一套法子,自有自己的生存逻辑;

最让他们揪心不己的,乃是百里外的战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