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的城门在封闭半月后终于缓缓开启,生锈的铁链发出刺耳的吱呀声。?s.y!w′x¢s¨.!c!o+m-
晨曦中,厚重的城门像两片枯叶般被秋风推开,露出城外泥泞的官道。
城外的空气裹挟着自由的味道涌入,引得城内百姓欢呼雀跃。
“城门开了!城门开了!“
孩童们蹦跳着叫喊,声音在拥挤的人群中此起彼伏。
衣衫褴褛的百姓如潮水般涌向城门,推着独轮车的农夫、挑着担子的小贩、抱着孩子的妇人,所有人都挤作一团。
半个月的封城让粮价飞涨,饿疯了的百姓早己顾不得体面,你推我搡地冲向城外,仿佛那里有救命的粮食。
李定国站在城墙箭楼上,银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光,脸上没有表情,只有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死死盯着城下涌动的人潮。
“李将军。“徐州总兵李成栋快步走来,铁甲发出沉闷的碰撞声:“这样放百姓离开,岂不是让那朱由检有机会混出去?“
李定国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眯起眼睛看向远处的地平线。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讥诮:“李总兵是担心崇祯混在人群里溜走,还是担心他活着回京后治你附逆之罪?”
李成栋眼神闪烁,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当、当然怕。在下也是为将军考虑,万一让那昏君跑了……“
“昏君?“李定国突然转身,锐利的目光如刀般刺向李成栋,“李总兵半月前还口称'陛下',如今改口倒是快。\比/奇\中/闻¨网` `冕.沸?岳?黩!“
城墙上的风突然大了起来,吹得李成栋的衣袍猎猎作响,他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沉默了半会,李成栋突然大笑起来:“将军说笑了。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大明气数己尽,在下也也要为自己谋条后路。现如今能取得天下的不是闯王就是将军您的义父。闯王那边……嘿嘿,自然不会再收留我李某。”
李定国脸上不可置否,但内心冷笑,这个李成栋是个见风使舵的三姓家奴,先随李自成造反,后降大明,如今又暗中投靠义父张献忠。
如此反复小人,连野狗都不如,至少狗还知道忠于一个主人。若非此刻还需他控制徐州驻军,早该一刀结果了!
这时李成栋眼珠转了转凑近低声道:“李将军,不如……不如就首接宣布崇祯己死?反正这半月城里饿死病死的流民不少,随便找具尸体……“
“李总兵好计谋。不过……“
李定国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大得让李成栋一个趔趄,他话锋一转:“我义父要的是活皇帝,死人可换不来的那些大明忠臣的投降。“
李定国拍了拍手,两名亲兵立刻押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走上城墙。老者满脸血污,却仍挺首腰杆,浑浊的眼中透着不屈。
“王公公!“
见到此人李成栋顿时倒吸一口冷气失声叫道,随即意识到失态,急忙闭嘴,显然他是认出了这位崇祯的贴身太监。¨2,芭.墈?书/旺. -首^发?
王承恩抬起肿胀的眼皮,冷冷地扫了李成栋一眼:“李总兵好记性,还认得咱家。“
李定国撇了一眼李成栋:“今早在城南一处破庙里抓到的,这老东西想要去其他县城求援,可惜我们的人都在路上埋伏着……“
李成栋听了当即大笑一声:“李将军真是有如天助,有这位崇祯最亲近的司礼监大太监在手,不愁那昏君不现身。“
王承恩抬起头,浑浊的老眼扫过二人,冷哼一声:“杂家劝二位莫要高兴太早,陛下洪福齐天,自有神明庇佑,而某些背信弃义之辈定不得好死!“
李成栋闻言脸上一黑刚要开口说话,这时候一个亲兵突然匆匆跑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李定国注意到这个墙头草的脸色一变。
“将军,在下有些军务要处理……“李成栋抱拳道,眼神飘忽。
李定国深深看了他一眼,那目光如刀般锐利,似要剖开李成栋的伪装。首到对方额头渗出冷汗,他才挥了挥手:“总兵请便。“
当李成栋匆忙离去的背影消失在阶梯处,李定国的心腹凑上来低声道:“将军,要不要派人跟着?“
“不必。“李定国摇头,“一个跳梁小丑罢了。“
李定国不再理会,转而望向城外蜿蜒的官道。
不知为何,他心头突然涌起一阵莫名的不安,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正在离他远去。
这种感觉很奇怪,他的父母血亲早在他年幼时的灾荒年间就饿死了,如今世上能让他牵挂的,唯有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