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 > 第284章 银锭子

第284章 银锭子

初五的清晨,应天府港口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中。¨比~奇?中!雯*徃¢ ,勉^肺\粤′黩?

冬日的海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却挡不住码头上早已沸腾的人声。

天刚蒙蒙亮,得到消息的百姓们就从四面八方涌来,将整个港口围得水泄不通。

"来了!来了!"一个爬上了望塔的小贩突然尖叫起来,手中的炊饼都掉在了地上。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海面。只见浓雾中渐渐显现出数个巍峨的巨影,如同从仙境中驶来的神兽。

为首的宝船桅杆上,那面绣着"明"字的旌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朱元璋站在码头最前端,身披貂皮大氅,双手背在身后。

他眯起眼睛,试图穿透雾气看清船队的模样。

朱标站在老朱左侧,不时搓着冻得发红的手,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格外明显。

右侧的朱雄英则一动不动,年轻的面庞上写满期待。

"陛下,是否要鸣炮相迎?"礼部尚书小声请示。

老朱摆摆手:"再等等,让船再近些。"他的声音有些发颤,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激动。

码头上,五步一岗的御林军手持长枪,在人群中隔出一条通道。?3/捌,墈·书/蛧- ^庚′辛·醉¢快?

锦衣卫的暗探则混在百姓中,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角落。

城墙上,火炮的炮衣已经取下,黑洞洞的炮口对准海面,随时准备鸣礼炮致意。

"快看!是魏国公的将旗!"一个眼尖的学子突然指着远处喊道。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卖糖人的老刘头干脆爬上了自家铺子的屋顶,差点踩碎几片瓦;

几个孩童骑在父亲肩头,小手不停地挥舞着粗布缝制的小明旗;

更有人搬来了梯子,就为了能看得更清楚些。

"肃静!肃静!"应天府尹带着衙役维持秩序,但很快就被欢呼声淹没。

海面上,徐达放下望远镜,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老李,看见没?陛下亲自来迎咱们了!太子,太孙殿下也在呢!"

李善长拢了拢被海风吹乱的白须,笑道:"何止陛下,你看那码头上的阵势,怕是半个应天城的人都来了。"

他回头看了眼船舱,"咱们这趟带回来的'土产',可要让朝野震动了。"

随着船队渐近,宝船甲板上的水手们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整齐地列队站好,身上的铠甲在晨光中闪闪发亮。·3!3^y!u′e.d·u′.~c~o,m/

船侧炮窗全部打开,一门门火炮伸出窗口,炮口朝下以示敬意。

岸上,朱元璋突然抬手:"鸣炮!奏乐!"

刹那间,城墙上的十二门礼炮依次轰鸣,震得海鸥四散飞起。

教坊司的乐工们奏响《得胜令》,浑厚的钟鼓声回荡在港口上空。

"臣,徐达——"

"臣,李善长——"

"参见陛下!"

两位老臣在船头遥遥行礼,声音洪亮如钟。

朱雄英快步上前,从侍从手中接过早就准备好的扩音筒:"魏国公、韩国公辛苦了!陛下有旨,即刻靠岸!"

宝船缓缓驶入泊位,粗大的缆绳被抛上岸,数十名壮汉喊着号子将船只固定。

跳板刚刚放下,徐达就迫不及待地大步走来。

这位老将虽然须发皆白,但步伐依然虎虎生风。

"老臣幸不辱命!"徐达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卷图册,"倭国银矿分布图在此,首批白银三百万两已随船运抵!"

朱元璋一把扶起老臣,声音有些哽咽:"好!好!天德啊,这一仗打得好!"

李善长随后上前,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陛下,这是倭国国主的降表和王玺。另有各色珍宝二十箱,已造册登记。"

这玩意虽然不重要,但是不能没有,这将作为记载史书的重要依据。

围观的百姓听到"三百万两白银"时,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呼。

卖鱼的张婶手中的篮子都掉了,活鱼在石板路上扑腾;

茶馆的李掌柜差点打翻茶壶,嘴里不停念叨着"三百万两啊";

几个学子更是激动地抱在一起,高声朗诵着《大明颂》。

蒋瓛见状,连忙示意侍卫加强戒备。

御林军的盾牌立刻组成一道人墙,将兴奋的人群稍稍隔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