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里,驻扎在清水县城外二十里的西秦军大营里戒备森严。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平日里喧嚣的军营此刻安静得连风声都显得格外清晰。
无论是校尉,还是将军们,都是脸上神情紧绷,对于任何一点微小的动静都保持着高度警觉。
士卒们战战兢兢地执行着命令,稍有失仪便会遭受军官们劈头盖脸的一顿鞭子惩罚。
如此阵仗,似乎是当真有了不得的大人物来了。
在大营的深处,中军主帐外,两排盔明甲亮的禁卫军按刀肃立。
禁卫们眼神机警,犹如鹰隼般锐利,不停扫视着周围的一草一木,任何风吹草动都无法逃过他们的警惕。
中军大帐内,主位上。
端坐一个身披金甲的年轻人,薛校尉坐在下垂手相陪。
其他营中诸将按照官职高低依次分坐两排,对着端坐主位的年轻人,脸上都挂着谄媚讨好之色。
那人对下属们的马屁倒是兴致缺缺,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
“啪,啪!”薛校尉为了缓和气氛,拍了拍手,吩咐一声:“开膳!”
早有亲兵鱼贯而入,将一份份精美烹制的菜肴摆在了主桌之上。
隋唐时期,实行的还是分餐制。
每人面前一张矮几,菜肴统一摆在中央主桌上。
由专门的亲兵仆役负责布菜,装在小碟内再端到面前。
整只的烤羊,色泽油亮的烧鸡,鲜嫩诱人的蒸肉,摆了满满一桌。
独独最中央处,空出了一块位置。
一个亲兵走到薛校尉身旁,俯下身在他耳边低低的禀报。
“他娘的,花样还不少。让他们送上来!”薛校尉笑骂了一句,挥了挥手。
亲兵领命,下去传令。
不大会,帐帘一挑,当先走进一个十多岁的劲装少年,剑眉星目,唇红齿白,不是李明又是谁。
他一迈进营帐,眼光就被端坐在主位之人所吸引。
没办法,这位实在是太有压迫感,想不引人注意都难。
此人身材高大挺拔,体态雄健,肩宽背厚,臂膀雄壮如猿,腰部圆满如熊。
即使跪坐之姿,浑身上下却自然的流露出一股慑人气势,宛若一头随时会暴起的人形凶兽,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一旁的薛校尉亦呈跪坐之姿,然而在此人面前,却显得极为矮小。
薛校尉看他的眼神中,不自觉的透露着敬畏与忌惮。
言语之间极为谨慎,每一个表情似乎都在竭力巴结奉承这位大人物。
李明心中一动,这人如此年轻,还不到三十岁,肯定不是薛举本人。
那来人是谁?八成是薛仁杲了。
李明不敢过多打量,头一低,对着紧随在他身后的李三通使了个眼色。
紧接着,李三通双手捧着一个大木盆,满脸堆笑的走进营帐。
李三通放下木盆,施了个西方礼,开口笑道:“呵呵,诸位长官们好呀,这最后一道菜,得现做才够滋味。”
薛校尉轻笑一声,道:“少要废话,赶紧做来。”
“是嘞,您瞧好吧。”李三通笑着答应一声。
而后从木盆中捉起那条足有五六斤重,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对着李明伸出手去。
李明会意,从腰间抽出短刀,递给李三通。
李三通接过刀来,在鲤鱼下颌,尾巴各割了一刀,又把鱼放回了木盆。
他笑眯眯的对众人解释道:“这是让鱼在水里游动放血。
若想保持鱼脍的滋味鲜美,毫无腥膻,这一步是必须要做的,诸位且稍等上一会。”
说完,李三通把短刀交还李明。
李明收刀还鞘,垂手站立。
趁着等待鱼游动放血的功夫,用眼角的余光细细打量那位端坐在主位的贵人。
方面突额,眉弯如刀,眼神锐利,鹰鼻薄唇,蓄八字短须。
这人长相倒算是英俊,可眉宇间总是透着一股凶戾之气。
身披黄金鱼鳞甲,斜罩云龙锦袍,腰缠玉带,挎着一柄横刀。
观他呼吸,深沉有力,平稳悠长,显然是内外功夫都己经练到了非常精深的地步。
而且此人竟对目光有着极为敏锐的触觉。
李明不过只是用余光在他身上略微停顿了片刻,他那双锐如鹰隼般的眼睛便首勾勾的瞪了过来,目光中甚至带上了毫不掩饰的杀意。
杀意在瞬间凝聚,仿佛凝结成实质,使得森冷的目光所及之处,李明感到浑身寒毛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