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大唐:从李世民远亲到肉身成圣 > 第87章 以脍为由

第87章 以脍为由

晚上李明回来,叔侄二人凑在一块商议。

他们分析了半晌,都觉得很大可能会是薛氏父子亲自前来。

一是从薛校尉对此事的重视程度上来推测。

他不仅让人送来了丰盛的食材,还特意亲自过来交代。

叔侄俩在伙军营混了一个来月,可是知道这个薛姓校尉在西秦军中是个什么分量。

别看官职上只是一个小小的后勤校尉,可是莫说是平级校尉了,连职位高过他的参将,副将们都得礼让他三分。

记得有一次,他因为公务发起脾气,吹胡子瞪眼睛,指着一个将军的鼻子就破口大骂。

可那将军竟然丝毫不敢生气,还要低声下气的跟他陪着笑脸。

没办法,河东薛氏子弟,在这西秦军中就是这么豪横,谁让人本家是皇帝呢。

二是以他们对军务的熟悉了解来做出的判断。

凡是任何带兵之人,在这个年关将近的时候。

无论如何都要在军营里走上一圈,在满营官兵面前露个脸,就为了鼓舞一下士气。

说是体恤士卒也好,邀买人心也罢,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

为了招待即将到来的贵人,李三通特意把李明留下做他的帮手。

提前两天就开始忙活,烤羊,烧鸡,熬汤,蒸肉。。。。费尽心思整治了不少好菜。

就在李三通提着菜刀,准备杀鱼的时候,李明把他拦了下来。

“三叔且慢。这鱼,您打算如何炮制?”李明问道。

李三通提着菜刀,一脸莫名其妙道:“还能如何炮制,鱼么,无非就是蒸或者煮。”

李明摇摇头,道:“若是在府里家宴,咱们这么做自然是毫无问题的。

但是莫要忘了,咱们叔侄跑了这么老远,委身在这西秦军中,可不是为了给他们做菜的。

咱可是为了借着这条线,搭上薛氏父子,为亲人报仇的。”

李三通点头,说道:“对啊,我自然知道是为了报仇。所以你没看我这两天都在忙个不停么?

还不是为了用几道拿手菜,好引起那个贵人的注意。”

李明苦笑一声,道:“我的好三叔哎,您想的也太天真了。

您当人人都是薛校尉那吃货,为了顿美食就能对您高看上一眼呐?

再说,来人是不是薛氏父子,也只是你我的推测。总要亲眼看过了才踏实。”

叹了口气,李明接着说道:“就算当真是薛氏父子,人家怎么说也是称孤道寡的人物。

在皇宫大内里,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御厨的手艺又岂能差了?

单凭您这几样,就想引起他们的关注,难矣!”

李三通一摊手,苦笑道:“那你说如何是好?

咱们可先说好啊,你要是想下毒,我是决计不会同意的。

我都说过了,下毒这招根本行不通,会有专人试吃。”

“自然不是下毒。”李明摇摇头道:“没有机会,就要想尽办法来创造机会。”

李三通搔搔脑袋,奇道:“说说,怎么个创造机会?”

李明一指木盆里面的活鱼,道:“办法,还要在落在这条鱼身上。

利用这条鱼,创造个机会,让咱们也能进到营帐内去,看看那个贵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李三通眼睛一亮,说道:“莫非,你是指……”

“不错!”李明点点头,道:“我就是想做一道活鱼脍!当场宰杀烹饪!这不就有借口可以接近了么!”

鱼脍,其实就是生鱼片。

这道菜并不是小日子过的不错的独创,他们是都跟咱们老祖宗学过去的。

在古代,这其实是一道很常见的菜肴。

最早在周朝时期,就有吃鱼脍的记载了。

在隋唐年间,更是吃鱼脍的高峰期。

杨广下江都时,特意称赞其“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佳味也。”

历史上很多资料文献,包括不少诗歌都有专门提到过这种吃法。

比较有名的三国曹植《名都篇》里就有记载。

还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中都曾经提及。

扯远了,只是想说下这道菜的来源,别总跟小日子扯上关系。

“而且,这样做,还有两点好处。”李明伸出两根手指,说道:“一是当场展示了咱们的这手绝技,让他更为印象深刻。

二是有了借口可以携利刃上去,到时候若是时机合适,便首接动手。

若是不合适,那也无妨。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