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在秦国公府的生活,还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
这人是唐朝初年的风云人物,甚至在史书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叫长孙无忌,字辅机。
一个位列凌烟阁二十西功臣之首,未来关陇门阀的领头人。
作为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的亲哥哥,他自然是秦国公府的常客。
长孙无忌也是继承了家族的优良基因,长相与长孙有七八分相似。
细眉凤目,鼻正唇薄,也是妥妥的美男子。
这长相若生在女子身上自然是倾国倾城,可要在男子身上便显得有几分阴柔。
所以不过二十出头的长孙无忌,早早的便蓄了短须,以显得老成稳重一些。
看着这个文质彬彬,一脸书卷气的青年,李明实在无法和史书上,那个初唐年间叱咤朝堂,翻云覆雨的重臣联系起来。
长孙家也是关陇门阀的一员,祖上世代将门,名将辈出。
其父乃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不过早亡。
长孙无忌幼年丧父,家道中落。
与母亲和妹妹长孙氏更是被兄长-长孙安业赶出家门,只好寄宿在舅父高士廉家中。
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后,长孙无忌少年时便与李世民相识交好,后来二人更是成为了郎舅关系,自然是李世民的铁杆支持者。
弃武从文的他,自李渊起兵便开始投效,现在不过是一小小的行军典签。
行军典签是个什么官呢?类似监军一样,南北朝时设置。
负责监视军中主帅,多以天子亲信充任。因为权柄特大,所以又称签帅。
不过对于长孙无忌来说,他能去监视李世民么?
孰轻孰重,孰远孰近,他还是分得清的。
这个所谓的典帅对于一心想要恢复长孙家荣光,做一番事业给异母兄长-长孙安业看,来出口恶气的长孙无忌来说,实在是有些可有可无,过于鸡肋。
所以他没事就往李世民府邸跑,一是看望妹妹,二是跟李世民保持感情。
他不得不将宝全都押在李世民身上。
—————————
李明跟长孙无忌也混得颇熟,从长孙那边论,一口一个舅舅的喊着。
恰逢这年冬季,李明生辰。
本来么,小孩子家家的也不需要过什么生日,一碗寿面,一个红鸡蛋也就打发了。
但长孙无忌不这么想,他一首想着跟李明打好关系。
长孙无忌翻箱倒柜的也找不出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最后目光落在了那柄家传宝刀上。
寻思良久,一咬牙,送给了李明。
“明哥儿,看舅舅给你带什么来了。”长孙无忌披着狐裘,踏着风雪,一进屋就笑吟吟的说道。
他解下随身佩刀时,指尖几不可察地颤了颤。
当初他们被长孙安业赶出家门,可以说身无长物。
只有这柄刻着无忌两个字的短刀偷偷的带了出来。
短刀长不过一尺,百炼钢打造,锋利无比。
乃是当初长孙无忌五岁生辰,他父亲花重金聘请高手匠人打造送与他的,刀身上还特意刻上了他的名字。
这也算父亲长孙晟留给他的唯一纪念了,也是此刻一穷二白的长孙无忌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作为秦国公府的常客,长孙无忌自然知道李世民夫妻如何看重这个孩子。
不说他本身的能力,以及习武方面的天赋。
就单凭现在长安城里闹得人尽皆知的麒麟黑虎,对他言听计从,就值的长孙无忌下重注投资。
只要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孩子未来前途无量。
不满足现状的长孙无忌,自然懂得要么不做,要做就一步到位的道理。
既然己经将宝都押在妹夫李世民身上,那自然对他身边上上下下的所有重要人物,都要打点到位。
搏大不搏小,要么不押,要押就押整副身家。
“舅舅,您这是,礼太重了!”李明手中突然一沉,就被长孙无忌塞了把刀。
这刀长短合心,轻重称手,李明当真是有些爱不释手。
长孙无忌明明心里都疼的要滴血,可面上仍然装作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故作大方的说道:“这有什么,不过一柄短刀而己。
你喊了我这么多声舅舅,我这做长辈的也不能太过小气了不是?
再说,我对你这孩子喜欢的紧!送你你就拿着!”
顿了顿,长孙无忌接着说道:“我又不习武事,这宝刀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