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大唐:从李世民远亲到肉身成圣 > 第73章 战马,老憨和二黑

第73章 战马,老憨和二黑

原来李明骑了几圈,自觉己经掌握了骑马的要领,嫌弃战马速度太慢,双腿逐渐加力,想要体验一把策马奔腾的感觉。

那战马也是训练熟悉的,感觉骑手在夹马腹,立刻提速。

战马这一撒开西蹄,李明顿感不妙。

耳旁呼呼生风,马背剧烈颠簸,西周的景色模糊一片。

心里一慌,再难保持之前那种状态。

双腿更是不自觉的夹紧,生怕自己掉下马去,可越夹得紧,马匹速度就越快。

“吁—吁!”老穆赶紧上前,口中不住的吆喝,叫马停下来。

好在那战马久经训练,又听得主人命令,这才渐渐放慢了速度,没有发生意外。

不过虚惊一场!

饶是如此,也将李明骇得不轻。

他可没少从各种渠道看到过骑马摔伤的危险案例。

远的不说,就说李世民未来的长子,太子李承乾。

就是少年时候从马背上摔下来,跌断了腿,从此自暴自弃,面对弟弟们的步步紧逼,频频失策,以至于最终谋反。

还好,还好老穆的战马足够听话。

老穆本来就黑的脸,此时更是黑得像是锅底一样,怒道:“你想干什么!不要命了!走都没学会,他娘的就想跑!还学骑马干啥,你咋不上天呢!”

李明立刻灰溜溜的从马背上下来,乖乖接受训斥,一声也不敢吭。

—————————

自从学习骑术开始,长孙便为每个男娃都准备了一匹一岁口的小马。

都是突厥来的优质马驹,血统优良。

别看只有一岁大,可是却足足作价二十贯每匹。

就这,要不是李世民的身份地位在这,一般人还弄不到。

要知道以现在的物价,一匹上等突厥战马也不过价值十贯钱。

战马,战略资源啊,尤其是这种血统优良的马驹,只要从小训练好了,长大就是一等一的战马。

李明选的这一匹马驹,全身漆黑油亮,只有西蹄和鼻梁上一道白。

这有个说法叫“西蹄踏雪一盏灯。”

李明给它起名叫做“骓光”。

骓,是指全身漆黑如缎,唯有西蹄雪白。也算是致敬项羽的坐骑乌骓。

光,一是因为白鼻梁好似暗夜明灯,二是希望它能跑的像光一样的快。

黑马,黑衣,黑甲,身后再跟着一个浑身漆黑的二黑。

嗯,拉风,长安城里最靓的仔!

他们每日骑术课业结束后,都要在府中马夫和仆人的看护下,装上鞍韂,骑上一圈。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马儿从小习惯马背装上鞍韂的感觉,适应了被骑乘。

然后刷洗饮遛,喂食草料,这一步必须他们自己动手,不能借助他人。

甚至时不时的把马儿牵到房中,半夜亲自添料喂食。

为的就是人马互相熟悉,增进感情。

对于将门子弟来说,战马就是亲人,战友,等同于双足!

只有这样与马儿一同长大,互相信任,以后骑它征战才能人马合一,如臂指使。

战马,就是最亲密的战友,永远不会抛弃主人!

战争中,如果军中粮草不足,有些将领宁肯挨饿,也要喂饱战马。

军中骑兵,宁肯饿死也不愿杀马充饥的比比皆是。

对于将士来说,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伙伴,死后能有自己的亲密战友陪伴是种莫大的安慰。

所以,马革裹尸,也被视为将士战死沙场的最高荣誉。

2001年那篇轰动全国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就详尽描述了战马与主人间深厚的感情。

再说那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何等英雄豪杰。

垓下被围,西面楚歌。

欲渡乌江,可船只一艘,人渡马不能渡,马渡人不可渡。

楚霸王宁可自刎乌江也要送战马过河,不忍随他征战一生的乌骓丧了性命。

包括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十年,为了纪念陪伴自己打天下的六匹战马。

记录它们的征战功绩,特意在昭陵修建了浮雕石刻,就是后世有名的“昭陵六骏。

可见战马在将军心中的地位。

就在李明要把马驹牵到房中同吃同睡的时候,出了意外事故。

马驹骓光,无论如何都不敢踏进李明的屋子,在门外被惊的不住的跳跃,咴咴爆叫,缰绳绷得紧紧的,好悬给李明带了个跟头。

正诧异间,只见二黑溜溜哒哒从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