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伤不大,顺带清了西域一大块地盘。
这么干脆利落的仗,武朝多少年没见过了?
还有薛延陀呢。
那是他朝中挂了三年榜都没拿下的毒瘤,执失烈三刀两枪把人剁成了肉泥。
真罚了他,朝臣怎么看?武将们怎么看?他小妹九江公主怎么看?他女婿李北玄怎么看?
以后还有人敢替他做事吗?
所以,奖是不能不给的。
可要是不罚,礼部那帮老儒都能当场脑溢血。
那帮人一口一个“仁政”、“王道”,要是真让他们知道朝廷默认屠城,以后别说蛮夷,连江南那些世族都要跳起来。
那要是罚……
赢世民正了正坐姿,感觉自己好像陷入了某种奇怪的悖论之中。
于是赢世民索性也不再想了,只当听过就算。
随后摆了摆手,随后摆了摆手,懒洋洋地开口道:“既然三天后才到,那等他人到了再说不迟。”
听到这话,朝堂上顿时一静。
不是那种肃穆的静,而是一种突然断电的懵逼。
不是,干嘛三日后啊?
他们昨晚可熬了一宿,连夜写了几千字的章奏,准备在朝上辩个天昏地暗来着。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起码能在执失烈入京前定下个基调,至少能掌握主动。
可谁想到,陛下张口就是一句:“等人到了再说不迟。”
那还辩个锤子啊!
一位年近古稀的礼部老臣眼皮首跳,差点没当场噎住。
顿时捋了捋衣袖,准备硬着头皮出列。
然而这时,一旁的吏部侍郎却拦住他,轻轻摇头。
这老头傻啊。
陛下既然不打算现在就表态,明显是要观望的意思啊。
观文武百官的态度,观执失烈回京后的风向,甚至可能观百姓舆情的反应。
而现在这个时候,谁先站出去表态,谁就是出头鸟。
若是力主嘉奖,武将那边自然拍手称快。
可礼部、御史台、甚至太学院那帮老学究能饶了你?
明日史官笔一落,便是“助长屠杀之风”、“丧失王道之本”,首接给你丫钉到耻辱柱上。
可要是主张问罪?
那也别想太平。
不用等到执失烈进京,卢国公、郑国公、李君献、苏烈这些混不吝的老杀才,当场就能在朝堂上跟你拍案子吵起来。
甚至当场拔刀都是可能的。
这哪儿是表态,这是送死啊!
想到这里,那老臣眼皮一跳,终究还是把脚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