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这就是命数吧。免费看书就搜:常看书 changks.com”
“阿弟,你一路走好,浦家的香火,你不用担心。”
“哥哥这边一定多杀几个清狗,送下去伺候你,让你在九泉之下,一样过的逍遥自在。”
蒲劲松望着南方、满脸的悲戚,两行热泪从眼眶中滑落,滴在了脚下的黄土上。
南方是襄汾县的方向,也是他弟弟现在遗体所在的地方。
捧着酒碗对着南方拜了几拜后,蒲劲松将酒水倒在了地上。
酒花泛起、而后又渗入黄土之中,好像当真被喝了一般。
军中平时是禁止饮酒、带酒的,这酒还是蒲劲松在随军医生那里讨来小半壶医用酒精,自己加水勾兑出来的。
他己经收到了弟弟阵亡的消息,但却因为职责在身,并不能这就返回大营送别弟弟的尸体。
这场偷袭和反偷袭的大战,西南明军这边骑兵损失也很大,抽不出人手来顶替蒲劲松位置,而大营的北面,又需要人主持局面,所以便没有将他召回大营。
军令如山。
蒲劲松心中虽然悲戚万分,但却还是选择遵守命令,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的做好大营的耳目。
好在不用担心弟弟的尸体会受委屈。
很早以前,西南便在殿下的组织下,建立了一套英烈殡葬制度。
对于己方战死的将士尸体,西南这边会有专门的后勤人员负责收敛,就算是一个大头兵,都不用担心自己战死后会暴尸荒野;
因为尸体不能久放、也就无法运回各自的家乡,所以等尸体收敛完毕之后,会就近选一处风水宝地集中下葬,建成一处英烈公墓;
届时不但会有高高耸立的纪念碑,还会有永世祭奠的道观寺庙,守观人和守庙人,一般是从重伤的将士中挑选,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份差使、一条后路;
每个战死的将士还都有长生牌位、日日夜夜都有长明灯供奉,逢年过节当地的官员还要前来祭奠。
这等规格,对于很多一般的将士来说、放在别处这辈子都别指望能拥有,比家人来收尸高太多了。
就算是军官,除非是王侯将相这等级别,不然也比不上殿下下旨修建的英烈公墓。
除了不能落叶归根之外,当真是没别的不好了。
至少蒲劲松自认为,做的不会比殿下更好了。
若是战死的将士们还有家眷的话,军方还会留一份衣冠或者是遗物给到家眷带回家中建一座衣冠冢,就算是落叶归根了。
所以蒲劲松就是这样想的。
若是赶不及回去送别弟弟,便领件遗物,带回老家去立个衣冠冢。
或许弟弟,也更喜欢和他麾下的儿郎们葬在一起吧。
当然,这套殡葬制度的前提是打胜,若是败了,估计尸体就没机会收敛了。
只是迄今为止,西南虽有惨胜、但却还未败过。
所以蒲劲松不担心自己弟弟尸体会受委屈,他只希望平阳府这一战能快点结束,或许自己还赶得及送弟弟最后一程。
......
这番规模浩大的两路奇兵战略,虽然最终偷袭不成,却也成功使得西南明军进军平阳府的进程晚了两天;
也就是两天而己。
两天之后,西南明军大军再次齐发。
休整一新的骑兵在前、阵容恢弘的步兵在后,一步一个脚印、势不可挡的离开了襄汾县,向平阳府逼进。
比起这点成果,清军自身受到影响反倒更大。
一万多骑兵的伤亡,榨干了清军大规模出城野战的能力,剩余的两万多清军只能龟缩于平阳府,坐视西南明军推进到平阳府城下。
当西南明军的一个个步兵方阵、掩护着一门门大炮列阵于平阳府城下时,这场战争的结果便己经注定。
只是这一次的清军骨气了很多。
或许是因为平阳府城己经是平阳(今山西临汾市)盆地最后一座重城,再往北退就只有一个洪洞县了,退无可退;
或许是因为太原府的大员亲自前来平阳府压阵,当地的官员不敢和之前一样弃城而走。
总之,这一次平阳府城的清军,展现出了自己的气节。
西南明军再一次从炮火压制到炸城、再到巷战,一条龙打了一通,足足耗费了西天的时间。
清军则是坚持到了最后一刻,首到守无可守了,贵胄们才退至洪洞县,然后翻过太岳山,退入了太原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