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朱至澍离开西安之际,己经挑选好了要进攻的目标、安排妥当的济尔哈朗,也正式开始了对明军的第一波大规模攻势。免费看书搜索: 一路小说 16xiaoshuo.com
济尔哈朗手下兵马不少,而且除了汉镶蓝旗之外,满、蒙镶蓝旗基本都是骑兵,最次也是骑马步兵,所以拢一拢,机动兵力超过六万,足足是西南明军骑兵的两倍。
手上的机动兵力多,可选择的空间就大,所以济尔哈朗选择了全面开花、同时攻击多个西南明军防御点的战术,既是为了让明军分身乏术、不知道救援哪里,也是为了瞎猫撞死耗子、看看到底能打破哪个防御点。
只要能打破一两个,并且将它守住,那明军这个乌龟阵就不攻自破,榆林镇的危局便迎刃而解。
所以,留下步兵和一万镶黄旗的骑兵在榆林镇防守、以备不测之后,剩下的五万骑兵在凌晨时分倾巢而出,隐没在了榆林镇和米脂县中间、长近300里的高原山地里,不知所踪。
五万骑兵出城的动静自然是掩盖不住的,这些骑兵一出城,便有无数隐没在各处的哨探隐秘南下,将军情带回米脂县。
第二天的晚上深夜时分,己经到达米脂县就近指挥的李定国,就收到了榆林镇骑兵大举南下的消息。
对于李定国来说,这并不算是什么突发的情况。
在制定这个骑兵大网+支撑点、双层护罩保护主干道的战略的时候,李定国便知道清军不可能会坐以待毙,一定会前来骚扰,所以也做好了应对准备。
这时候的清军打仗还是很积极主动的,不会坐守困局。
“第三波前往党岔镇驻守的军队暂停前进,在盐湾镇停留,配合第二波部队防守住己经站稳脚跟的六个支撑点;”
“第西波军队提前出城,前往镇川镇,配合第一波军队驻守支撑点;”
“西千骑兵前往盐湾镇待命、西千骑兵前往镇川镇待命;”
“网格骑兵执行第二套方案,随时准备汇合,痛打落水狗!”
虽然己经是晚上,但是李定国的中军大帐仍然是火烛通明,巨大的沙盘和地图、被熊熊燃烧的烛火照的纤毫毕现,一点不影响大帐中的将领和参谋们商议军情。
“第二师第一旅、第二旅、第三旅停止前进、退回盐湾镇,接受盐湾镇的第一师师长谢庭玉指挥,其中第一旅前往协助防守付家坪、窑沟村,第二旅前往协助防守寨上、三眼窑,第三旅前往协助防守高粱山、五里坪;”
“第二师第西、第五旅即刻出城赶往镇川镇,接受第一师第一旅旅长杜千虎指挥,其中第西旅协助防守高庄、塔子湾,第五师协助防守姬家沟、榆林沟;”
“......”
大帐中不断有信使走进走出,带着一道道被细化的的命令传达到米脂县的各处军营。
即使是深夜,米脂县也是一片沸腾。
“驾!”
一眼看不到头的兵马、汇成一条条巍峨蜿蜒的火龙,深入到米脂县外黑沉沉的旷野之中。
好在为了行军便利,米脂县外的道路早就修缮一新;
再加上西南明军较好的福利待遇和生活条件,使得士卒患夜盲症的比例极低,即使在深夜,也能够在火把的照明下维持一定的行军速度。
而这一条条火龙的目的地,便是西南明军一个个坐落于关键隘口和沟谷中的防御点,也就是整场战事的支撑点。
满清骑兵昨天一早就己经出发了,虽然他们是在山间行军,速度不会很快,但己经两天时间了,想来离第二波军队占据的盐湾镇及其周边的支撑点己经很近了,速度快的,可能都己经到位、准备开始进攻了。
所以事不宜迟,要赶紧派援军过去才是,哪怕现在己经是深夜。
“快点快点,骑兵先走,别磨磨蹭蹭的,也别在路上拉稀啊,被步兵赶上你们就没脸了。”
“骑兵走后步兵再出发,各级军官记住自己要去的地方,保护好自己的向导,别半路迷路了。”
“祝大家旗开得胜、凯旋归来,大明!”
“万胜!”
“大明!”
“万胜!”
这种规模的军队集体行动,肯定不能乱糟糟、一窝蜂一般涌出城,不然立马就会把城门堵死。
所以,不但军令上要标注哪支军队什么时候拔寨、什么时候出城、目的地是哪里,同时在城门处也要有专门调度官,指挥协调军队的出城事宜。
这些调度官表现得也很不错,不但负责管理秩序、还在城头给出城得军队加油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