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辱柱上。
当时吴三桂就想过,会不会有一天自己也是这个结局呢?
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只不过短短两个月而己,自己也就陷入了这等绝境之中。
西南明军步步为营、无懈可击的打法,让十多万的清军如同面对一只刺猬一般;
从侧面、后面,都是无从下口。
但是从正面,又根本打不过火器犀利至极的西南明军。
所以济尔哈朗才不得不无奈远遁,留下自己困守孤城。
虽然自己手上还有七千多的关宁铁骑,要跑的话很大概率还是能够生还的;
但是在战场上失利的汉将,回去之后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吴三桂心中怎会没数?
这无解的局面,让吴三桂这等枭雄人物都不由的生起了一丝自问:
“如果当时自己没有投降满清、还是做一名汉臣的话,是不是今日自己根本就不会面临这等两难的选择了?”
“如果当真再来一次的话,我又该如何选呢?”
“我又会如何选呢?”
没有人能给得了吴三桂答案,也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王爷说的极是,依小人看,这绥德卫,也是凶多吉少,当早做谋划。”
“嗯。”
“后面的城防,先让绿营的人顶着,我关宁军的先往后稍稍,本王坐镇绥德卫,这点权利还是有的。”
“然后你让咱们那七千关宁铁骑这几天歇息好,还有军中有多余战马也收拢收拢,争取六千步卒也都能配上战马。”
“一到时间,咱们就突围往北面走榆林镇。”
“绥德卫和吴堡县守不住这是定局,我们只要能坚持五天,就算是给济尔哈朗一个交代了,到时候他也怪罪不了我们。”
“王爷英明,那小人这就下去安排。”
宋问文对于吴三桂的安排十分认同。
城必定会丢;
西南明军的攻城战法之犀利,延安城守不住、绥德卫自然也守不住;
不会因为王爷顽强抵抗就能改写这一结局。
而且王爷出征时带了两万人;
如今连一万五都不到了,也算是为满清尽心尽力了。
在这等人力穷尽的局面,是时候该为自己考虑一番了。
关宁军本部可是王爷的立身之本;
没了这几万的关宁军,在暗流涌动的北京城只有个平西王的封号有什么用?
对吴三桂行了一礼之后,宋问文急匆匆的就出帐安排去了。
时间紧急,西南明军今天中午就己经在绥德卫的西面都出现了,得抓紧时间布置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