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就此罢休,随后又派出文丑继续率军进攻。曹操则采用了诱敌深入的计策,故意丢弃一些粮草辎重,引得文丑的军队阵脚大乱,纷纷争抢物资,曹操趁机发动反击,再次击退了袁绍的进攻,斩杀了文丑。$/?第-??一?看·书[÷网,+¢ \`a更¢%,新?最?:快-%这两场小规模的战役虽然曹操取得了胜利,但并未改变双方整体的兵力悬殊状况,袁绍依旧凭借着庞大的军队将曹操围困在官渡,双方进入了漫长的对峙阶段。
在对峙期间,曹操的处境愈发艰难,粮草供应时常出现短缺的情况,士兵们甚至出现了吃不饱饭的现象,军心开始有些动摇。而袁绍那边虽然也有一些损失,但凭借着雄厚的家底,依旧能够维持大军的正常运转,并且不断地向曹军施加压力,从各个方向对曹操的营地进行攻击,试图寻找曹军防线的薄弱环节,一举攻破。
四、许攸来投与奇袭乌巢之计
就在曹操面临着巨大困境,几乎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战局的走向,这个人就是许攸。许攸原本是袁绍帐下的谋士,智谋过人,对袁绍的军事部署等情况了如指掌。但由于袁绍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他自身刚愎自用的性格,许攸的一些建议常常得不到采纳,并且还受到了其他谋士的排挤。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许攸得知了袁绍的粮草辎重囤积在乌巢这个地方,而乌巢的守将淳于琼虽然勇猛,但却有酗酒的毛病,防备并不是十分严密。
许攸深知袁绍的这些情况后,意识到袁绍难成大事,于是毅然决定转投曹操。曹操听闻许攸前来投靠,大喜过望,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出门迎接,充分展现出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望。许攸见到曹操后,直接向他献出了奇袭乌巢的计策,指出乌巢乃是袁绍大军的粮草命脉所在,只要烧毁了乌巢的粮草辎重,袁绍的大军必然会陷入混乱,到时候便可趁机大破袁绍。
曹操听后,经过短暂的思考,果断地采纳了许攸的计策。他深知这是一个极为冒险但又充满机遇的计划,一旦成功,就能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若是失败,自己恐怕也将陷入绝境。但曹操向来敢于冒险,而且凭借着对局势的精准判断,他决定孤注一掷,亲自率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打着袁绍军队的旗号,趁着夜色悄悄地向乌巢进发。
五、奇袭乌巢的过程与结果
曹操率领的这支奇袭部队,一路上小心翼翼,避开了袁绍的巡逻军队,马不停蹄地向乌巢赶去。当他们抵达乌巢附近时,淳于琼等人果然毫无防备,还在营帐中饮酒作乐。曹操一声令下,曹军将士们如猛虎下山一般,迅速冲入乌巢的营地,四处放火,一时间乌巢火光冲天,粮草辎重瞬间陷入火海之中。
淳于琼这才反应过来,急忙组织士兵进行抵抗,但为时已晚,曹军士气高昂,奋勇杀敌,而袁绍的士兵们则在慌乱之中不知所措,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尽管袁绍得知乌巢遇袭后,也派出了一些援军前来救援,但曹操早有准备,他安排了一部分士兵专门负责阻击援军,使得援军无法及时赶到乌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乌巢的粮草被烧毁殆尽。
随着乌巢的粮草化为灰烬,袁绍大军顿时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军队没有了粮草,就如同失去了根基,士兵们开始担心自己的生死,军心大乱,原本整齐有序的军队瞬间变得一盘散沙。袁绍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惊慌失措,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原本的计划完全被打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六、袁绍军队的溃败与曹操的乘胜追击
在乌巢粮草被烧毁后,袁绍的军队人心惶惶,士气低落至极点。曹操抓住这个绝佳的机会,果断下令全军出击,对袁绍的大军发起了总攻。曹军将士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个个奋勇当先,喊杀声震天动地,如潮水一般向袁绍的军队涌去。
袁绍的军队此时已经失去了战斗的意志,面对曹军的猛烈进攻,纷纷溃逃。将领们无法有效地组织起士兵进行抵抗,只能随着溃败的大军一起向后逃窜。曹操则乘胜追击,一路追杀,斩杀了袁绍大量的士兵,缴获了无数的兵器和物资。袁绍在亲兵的护卫下,狼狈地逃回了冀州,他所带来的十万大军几乎损失殆尽,只剩下寥寥数千人跟随他回去,曾经不可一世的袁绍势力在这一战之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一蹶不振。
曹操凭借着官渡之战的胜利,一举扭转了之前与袁绍对峙时的劣势局面,不仅解除了袁绍对自己的巨大威胁,还通过收编袁绍的残兵败将,扩充了自己的军队实力。同时,这场胜利也极大地提升了曹操在天下诸侯中的威望,许多原本观望的势力纷纷转而投靠曹操,曹操基本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