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重回明末:朕的骑砍大军踏破全球 > 第58章 新的军事体系

第58章 新的军事体系

在彻底平定江南之后,大明朝的版图之上,旧有的秩序己被肃清,崇祯皇帝朱由检开始着手进行一场自国朝建立以来,最为深刻、也最为彻底的军事改革。?白~马*书-院′ `首~发\这场改革,旨在完全摒弃早己腐朽不堪的卫所制度,建立一套全新的、足以支撑帝国未来百年征伐的强大武装力量。

这套全新的体系,如同一座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其塔尖,亦是整个结构的基石,便是那些完全效忠于皇帝本人、由他亲自缔造和掌控的中央嫡系武装。

在这支力量的最顶端,是嫡系中的嫡系——【神武军】。

神武军是皇帝的宿卫亲军,总编制员现额为西万人(系统给的,未来根据系统会扩编没有上限)。其兵员的选拔、训练、乃至装备的制式,都与大明任何一支传统军队截然不同,其战力之强,远超当世人的想象。神武军下辖三营:

龙骧营:神武军的骑兵部队,由一代骑将曹变蛟担任统帅。这支骑兵,装备着最精良的甲胄与战马,是皇帝手中最锋利的突击长矛。!g+u+g+e\y/u_e!d?u·.?c.o?m·

射声营:神武军的射手部队,其主将之位,皇帝计划在未来,授予战功卓著的左良玉(左良玉善射,可以持双弓左右开工射击,百发百中)。这支部队,装备着特制的强弓硬弩,是帝国进行远程压制与精准打击的核心。

虎贲营:神武军的步兵部队,其主将之位,则为劳苦功高的孙传庭所预留。待其功勋与资历足够,便可执掌这支战无不胜的重装步兵军团。

在神武军之外,皇帝还组建了三支规模更为庞大的嫡系野战军团,他们是帝国发动大规模战役的主力。

【天雄军】:由卢象升统帅,编制五万战兵。天雄军以纪律严明、作战顽强著称。为了进一步强化其战力,皇帝特别为其增配了一支千人规模的精锐“标营”,这支亲卫部队的装备与战法,与神武军同源,是天雄军战阵中的核心与刀尖。¢x?x~s/s\y*q′.·c_o^m,

【忠贞营】:由李自成统帅,员额五万人。这是皇帝“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最大胆的尝试,用以收编和改造那些在乱世中被证明了战斗力的精锐流寇。同样,皇帝也为其配备了一支千人的精锐骑兵“标营”,既是尖刀,也是监军。

【淮右军】:由皇帝的心腹大将梅铮统领,编制五万人。作为皇帝老家的军队,这支军队忠诚度最高,在未来,也将获得一支千人规模的精锐“标营”作为赏赐。

最后,在这支核心武装的规划中,还有一个最为特殊的编制——【羽林卫】。

这支部队的兵员,全部是皇帝在历次战乱中,收养的战争孤儿。他们自幼便被集中抚养,接受最严格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羽林卫尚在培育阶段,预计至少还需要五年时间,方能成军。他们的使命,并非守卫大明,而是为帝国未来的全球征服计划,储备的一支最具潜力的远征力量。

在规划完这些首属于皇权的“利剑”之后,皇帝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他需要一种力量,来将帝国上层阶级的野心,从内部引向外部。

于是,【儒林卫】便应运而生。

儒林卫不属于国家常备军序列,其数量不做任何限制。它是一种“国家授权的私人武装开拓集团”。天下所有具备财力、且怀有野心的士绅、将领子弟,都可以向朝廷申请,组建自己的儒林卫,自筹粮饷,自募兵员。他们的任务,便是响应皇帝的“出海敕令”,前往海外开拓未知之地。对于其中最成功者,皇帝将册封其为海外的“实封诸侯”,以世袭罔替的王国作为最终奖励。

处理完中央与开拓军团,接下来便是对旧有军事体系的彻底改造。

旧有的“卫所”被废除,改立新的地方守备机构——【武安司】。原卫所军户中,老弱病残被剥离军籍,分发田地,变为自耕农;精壮者则被保留下来,组成“武安司军”。他们的职责,被限定于维持地方治安、剿匪、守城,一般情况下不用参与任何大规模野战。

而漫长的九边防线,原有的“边军”,则被统一改编为【九边镇戍军】。他们的任务,不再是主动出击,而是依托长城和堡垒,进行纯粹的战略防御,成为帝国疆域最稳固的盾牌。

最后,为了保证这套庞大军事体系的人才供给,皇帝为功勋将领的子弟们,规划了两条清晰的职业道路:

愿意为国效力者,可凭借父辈功勋,考入新设立的【皇家讲武堂】,接受正规军事教育,毕业后派往各大嫡系军团,从基层军官做起,凭战功晋升,此为【入仕之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