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重回明末:朕的骑砍大军踏破全球 > 第5章 朝会

第5章 朝会

丝颤抖:“陛下!非是臣推诿,实乃国库早己枯竭!辽饷、剿饷、练饷,处处皆是嗷嗷待哺!再要大规模加固边防、增派兵力、添置器械,所需钱粮何止百万?朝廷……朝廷实在拿不出这笔银子了啊!” 他几乎要声泪俱下。?晓*税~C·M,S_ ·追^嶵·歆/漳′节~

“钱!” 朱由检心中一沉,这是他目前最大的软肋。但他不能因此退缩。“毕爱卿,国库艰难,朕知之甚深。然边防乃国之藩篱,一旦倾颓,京师震动,届时所需糜费,恐十倍于今日!孰轻孰重,卿岂能不知?”

他语气稍缓,看向王洽和毕自严:“朕非是要尔等立刻变出百万大军、金山银山。但此事关乎社稷安危,绝不可掉以轻心!兵部,立刻核查蓟州、宣府、大同沿线各关隘卫所的实际兵力、可用粮草、堪用器械数目,三日内呈报!务必汰换老弱,填补缺额,优先将有限的资源向遵化、蓟州等要地倾斜!严令各镇总兵、巡抚加强巡查,提高戒备,若因懈怠失职而致边境有失,朕必严惩不贷!”

“户部,” 他转向毕自严,“尽尔所能,先调拨一批粮草军械应急!多少钱粮能办多少事,朕要知道!若将来真因钱粮不济而误了边防大事,这责任,谁来承担?”

话语间软硬兼施,既提出了具体要求,又施加了巨大的压力。王洽和毕自严满头大汗,只能躬身应诺:“臣……遵旨。” 虽然未必能完全落实,但皇帝的重视和严令,至少能让这条防线绷紧一些。

接着,朱由检抛出了第三个议题,看似与军国大事关联不大,却同样牵动着他的心。

“其三,驿传之事。裁撤驿站,本为节流。然军情传递、政令下达、灾情上报,皆赖驿传畅通。如今边情渐紧,流寇偶现,若因驿路不通而致信息迟滞,恐误大事。” 他看向群臣,“朕意,当重新审视驿站裁撤之事。或可不必全复,但九边沿线军驿、几条通往腹里省份的要路驿站,是否应当酌情恢复?此事,交由吏部与兵部、户部会商,拿出个章程来。”

此言一出,反对声浪立起。毕自严第一个跳出来:“陛下,万万不可!当初裁撤驿站,乃是因其积弊丛生,驿卒扰民、官员滥用、耗费巨大!每年可为国库节省数十万两!如今刚刚裁撤,若再恢复,不仅前功尽弃,耗费更巨,且旧弊难除,恐得不偿失啊!请陛下三思!”

不少官员也纷纷附和,认为恢复驿站弊大于利。

朱由检皱紧眉头,他知道此事阻力最大,但他必须尝试。“毕爱卿所言驿站旧弊,朕亦知晓。朕的意思,并非是原样恢复,而是要‘整顿恢复’!可以核定驿站规模,严禁滥用,加强监管,惩治贪腐!难道因噎可以废食?千里之外的军情,若需半月方达京师,战机早己贻误!地方灾情民变,若不能及时上达天听,星星之火亦可燎原!这其中的利害,诸卿难道不明白吗?”

他语气严厉,但群臣依旧争论不休。朱由检知道,全盘恢复暂时无望,只能退而求其次:“也罢!此事容后再议。但兵部!九边军驿,关乎军情速递,必须优先确保畅通!所需人手马匹,酌情增补,钱粮由户部协调解决!若再有军情因驿路不畅而延误者,朕唯尔等是问!” 他先将最重要的军驿问题强行压下。至于民驿能否恢复,只能徐徐图之。

最后,朱由检深吸一口气,提出了今日最后一个,也是最为深远的一个议题。

“其西,军功赏罚。强军之本,在于赏罚分明,纪律严整。然朕闻,如今军中杀良冒功、临阵争抢首级以致阵型混乱者,屡见不鲜!此非勇武,乃自毁长城!以人头论功之法,弊端丛生,长此以往,军不成军,国将不国!”

他声音转厉,带着痛心疾首的意味:“朕意,当效仿古制,革新军功体系!斩获首级固然记功,但更要看队伍阵型之完整、夺取器械旗帜之多寡、俘虏之数量等级、攻城拔寨之贡献、坚守阵地之时长!当赏罚结合,重集体功勋,严战场纪律!如此,方能练出百战精兵!”

他目光扫向兵部尚书王洽:“此事,朕责成兵部,会同京营及边镇勋臣宿将,详议此事,尽快拿出一个革新军功赏罚的章程草案,呈朕御览!”

改革军功体系,触动的是整个军队的旧习和无数将领的利益,其难度可想而知。王洽面露难色:“陛下圣见高远。然军功旧制沿用己久,骤然改革,恐……恐军心浮动。且新制如何量化、如何监督,千头万绪,非一朝一夕可成……”

“正因其难,才需去做!” 朱由检打断他,“朕知道不易,但方向必须明确!细节可以慢慢完善,但‘杀良冒功必惩、集体功勋重赏’的原则,必须立下!兵部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