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的轰鸣声尚未在人们耳边散去,新的难题已经摆在了萧玄的书房。?j_w¢x*s?.^o¢r*g^
一本本由柳如烟亲手整理的账目,堆在桌上,像一座小山。
“殿下,铁路解决了大宗运输,但随之而来的,是管理的混乱。”
柳如烟的声音里没有了之前的兴奋,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疲惫。
她纤细的手指点在一份货物清单上。
“负责押运的管事,十个里有九个不识字,货物的交接全靠口述与画符。”
“算不清数,对不上货,每天光是核对这些烂账,就要耗费大量人力。”
福伯站在一旁,愁容满面地补充。
“工坊也是一样。”
“新来的工匠,连最简单的图纸都看不懂,全要老师傅手把手地教,进度太慢了。”
“我们缺的不是铁,不是煤,也不是机器。”
萧玄平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我们缺人。”
“缺能识字,会算数,懂格物,可以管理工坊,可以勘探矿脉,可以改良机器的人。”
柳如烟与福伯同时点头,这正是他们要说的话。
萧玄站起身,踱步到窗前,看着王府外那片刚刚规划出的空地。
“既然缺,那我们就自己培养。”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柳如烟与福伯同时一愣。
“殿下您的意思是?”
萧玄回过身,脸上是一种不容置喙的平静。
“我要办一所学堂。”
“不教四书五经,不讲圣人道理。”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只教三样东西。/微/趣·小?说+网* !首/发-”
“识字,算数,格物。”
“格物?”
福伯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这个词他听着就觉得不对劲。
“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道理,是水为什么会流,火为什么会热,铁为什么会硬的道理。”
萧玄解释道。
“殿下,这……这不就是奇技淫巧吗?”
福伯终于忍不住了,他躬下身,语气里满是恳切的劝谏。
“自古以来,读书都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您让那些孩子不去读圣贤书,反而去学这些工匠的玩意儿,恐怕……恐怕会引来非议啊!”
“非议?”
萧玄笑了。
“我萧玄在北荒,还在乎什么非议?”
“福伯,时代变了。”
“我需要的,不是一群只会引经据典的腐儒,而是一群能让蒸汽机转得更快,能让钢铁炼得更纯的实干家。”
他走到福伯面前,扶起他。
“我决定,创办‘北荒格物学院’。”
“所有工匠子弟,玄字营士兵的子女,必须入学,学费全免。”
“另外,开设夜校,让成年的工人,也能来扫盲。”
这个决定,像一块巨石投入了北荒这片刚刚平静的湖面。
消息传开,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困惑,甚至是抵触。
一个老铁匠,拽着自己十来岁儿子的耳朵,从报名处硬生生拖走。
“读什么书!老子打了一辈子铁,也没见饿死!跟你师傅学手艺才是正经!”
“让你去学那些叮叮当当的破铜烂铁怎么响?有什么用?能当官吗?”
“就是,读了圣贤书,将来考个功名,那才叫光宗耀祖!”
人群中,类似的议论声此起彼伏。+h_t·x?s`w_.*n′e′t~
传统的观念,如同根深蒂固的老树,盘踞在每个人的心里。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可这个“书”,指的是圣贤文章,而非什么“格物”。
福伯将这些情况汇报给萧玄时,忧心忡忡。
“殿下,百姓们不理解,报名的人,寥寥无几。”
萧玄只是安静地听着,似乎早有预料。
他拿起笔,在一张崭新的白麻纸上,写下了几行字。
“把这个,贴出去。”
第二天,一张由王府直接颁布的法令,贴满了北荒城大大小小的告示栏。
法令的内容简单粗暴,却充满了致命的诱惑力。
【凡北荒格物学院毕业生,成绩优异者,可直接进入各级工坊担任技术员或管事之职。】
【薪水,为同级普通工人的三倍。】
三倍薪水!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