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乱扔垃圾。”
“生病要看郎中,不信巫医。”
这些在现代人看来理所当然的常识,在此时此刻的大风王朝,却是足以拯救无数生命的宝贵知识。
甚至,报纸上还出现了肥皂的广告。
“北荒制皂工坊出品,清洁去污,物美价廉!”
“洗澡洗衣,居家必备!”
《北荒新声》的出现,如同旱地惊雷。
它以每日一刊的速度,迅速铺开。
柳如烟的商路,在此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的商队不仅将北荒的土豆、布匹、水泥运往四方,也将这份《北荒新声》带到了北荒郡的每一个角落。
甚至,在钦差大臣抵达北荒郡界之前,这份报纸已经通过柳如烟的商路,铺满了北荒郡,甚至邻近的几个州郡。
报纸上,图文并茂地描绘着北荒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百姓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手里捧着丰收的土豆。
工坊里,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劳作,脸上没有一丝疲惫,只有对未来的憧憬。
每一幅画,每一段字,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北荒的繁荣与安定。
上面所有的一切,都在强调着百姓对七皇子萧玄的感恩戴德。
钦差大臣带着“民怨沸腾”的预设,骑着马,一路风尘仆仆地抵达北荒郡。
他的眼中,是即将看到遍地哀嚎,饿殍遍野的预期。
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如何措辞,向皇帝陛下汇报萧玄的“暴行”。
然而,当他真正踏入北荒郡的那一刻,他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取代了泥泞的官道。
道路两旁,是整齐划一的房屋,屋顶炊烟袅袅。
田地里,绿油油的土豆苗生机勃勃。
工坊区,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却丝毫没有混乱。
路上,百姓们脸上带着笑容,步履轻快。
这哪里是“民怨沸腾”?
这分明是万民拥戴,歌功颂德的太平盛世!
钦差的心头,猛地一沉。
他随手拦住一个正从田间归来的农夫。
农夫黝黑的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
“老丈,你可知七皇子萧玄?”
钦差的声音带着一丝试探。
“七皇子殿下?”
农夫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他仿佛被点燃了一般,声音洪亮。
“俺们北荒的活菩萨,救命恩人啊!”
“俺们以前吃不饱穿不暖,是他老人家来了,给俺们土豆,给俺们活干!”
农夫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报纸。
“大人您看!”
“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他指着报纸上的一段文字,字正腔圆地背诵起来。
“殿下语录:‘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殿下说了,只要百姓吃饱穿暖,国家才能安定!”
农夫又指向另一处。
“还有这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殿下教俺们种土豆,比直接给粮食强百倍!”
钦差当场就懵了。
他随手又抓了一个路过的妇人询问。
妇人同样热情地背诵了几段“皇子语录”,甚至还向他推荐了报纸上说的“肥皂”。
这个场景,彻底击碎了钦差所有的预设。
他带来的“民怨”,在北荒郡,根本无迹可寻。
他感到自己的手心开始冒汗,背后一阵发凉。
然而,钦差毕竟是京城来的大员,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赶往七皇子府。
他虽然被北荒郡的景象震撼,但仍旧色厉内荏地宣读了圣旨。
“七皇子萧玄接旨!”
他的声音尖锐,在北荒郡的土地上显得格外刺耳。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令七皇子萧玄,立刻停止所有工坊,将秘方上缴朝廷,不得有误!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