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渡口构筑堡垒,阻止魏军渡河。
同时,他下令将辽水两岸的所有船只集中到东岸,断绝曹贼渡河可能。
五日后……
曹晚与曹仁会合,率领共计十三万步骑向辽东西岸挺进。
夕阳西下,曹晚立于岸边,遥望对岸。
那座依水而建的襄平城,已经隐约可见。
近处,数万辽东铁骑早已布阵完毕,只待魏军渡河,便迅速出击,将其困于辽水之中。
“公孙度,你以为一道辽水就能阻挡我?未免太过天真!”
曹晚轻蔑一笑,目光中透出不屑。
“殿下,公孙度已将辽水两岸的船只尽数收走,我们若要渡河,只能自制木筏。”
赵云禀报。
颜良附和:“木筏承载量小,难以大规模强渡,况且对岸的骑兵随时可能反击,此战恐怕棘手。”
连一向刚毅的颜良,也显露出几分犹豫。
“辽水西岸地势较低,东岸较高,到了秋天河水暴涨,西岸将泥泞不堪。”
“因此,我们必须赶在秋季之前渡河,直逼襄平。”
张辽亦提出建议。
众将凝视滔滔辽水,神色间满是忧虑。
“诸位无需担忧,三日内我必有办法助你们过河!”
曹晚嘴角微扬,笑意中带着几分神秘。
众人神情震动。
张辽急切道:“三日何以造出足够船只?”
众人纷纷附议。
“无须劳烦诸位,我自有办法。”
曹晚的笑容愈发隐秘。
众人惊诧不已,彼此对视,眼神充满疑惑。
曹晚并未多言,立即策马返回营地。
三日过去。
魏军仅在西岸驻扎,却不见有人砍伐木材制作船筏。
至第三日晚,夜幕降临。
曹晚突然下令,大军饱食后于岸滩集合。
将士们心中虽有疑问,但依旧遵命行事。
夜色浓重,江风习习。
对岸燕军灯火点点,隐约可辨,而辽水之上却是一片幽暗。“夜深如此,太子召我们于此,不知意欲何为?”颜良环顾诸将,眼中满是疑惑。
“快看!有东西正朝岸边移动!”赵云眼尖,一眼发现异状。
众人精神一振,齐齐望向辽水。只见几团模糊影子缓缓靠近岸边。
“是船!”
颜良惊呼出声,岸边顿时议论纷纷,魏军将士皆面露震惊。
数十艘战船迅速靠岸,太史慈率先下马,快步来到曹晚面前,跪拜道:“臣太史慈,率水师前来觐见太子殿下!”
随后,甘宁、文聘、吕蒙等人亦相继登岸拜见。
“辛苦诸位了,都起来吧。”曹晚含笑示意。
太史慈禀报:“殿下,此次带来百艘战船,足以供大军渡河。”
“够了。”曹晚点头赞许,随即下令,“全军立即登船,准备渡河!”
岸滩上瞬间爆发出热晚欢呼。
赵云好奇问道:“殿下,这些战船究竟是如何而来?”
曹晚只是微笑不答,庞统却笑盈盈地解释:“一个月前,殿下便命太史慈等人率水师自青州北上,经渤海入辽水。”
“难怪三天前殿下说他已有办法送我们过河。”赵云恍然大悟,感叹不已,“一个月前就开始筹划渡河之事,这样的远见,真乃神人也!”
众将无不钦佩。
“还在犹豫什么?速登船渡河,杀到东岸去!”曹晚一声令下。
号令传出,众将立刻指挥部队登船。
万余魏军先锋军顷刻间登船完毕,曹晚登上旗舰,一声令下,战船浩浩荡荡驶向东岸。
此时,天色微明。
东岸方向,隐约可见燕军的侦察骑兵,在岸边来回巡视。
曹晚高声下令:“告知文聘,随先登军一同行动,务必抢先登岸。”
旗舰上,号火摇曳传递指令。
二十多艘战船快速靠近东岸,借助夜色掩护,冲上了河滩。
由于曹晚未建造大型船只,对岸的守军认为魏军并无渡河能力,侦察力度不足,未能察觉文聘部已成功登岸。
文聘下船后,指挥士兵将数十辆铁车推至岸滩。
这些铁车,正是当年凉州之战中,从西羌铁车兵手中缴获的战利品。
按照曹晚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