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落在李玄身上,缓缓开口。
“李玄。”
“臣在。”
李玄再次躬身。
“此诗,意境开阔,文采斐然,确为今日之冠。”
乾元帝的声音平稳,先是给予了极高的肯定。
不少人暗暗松了口气,以为此事便如此过去了。
然而乾元帝接下来的话,却让殿内气氛陡然一紧。
“只是,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李玄,你这情人,所指何人?这相思,又是为谁而起啊?”
天子之问,如山压顶!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学探讨,而是直接的质询!
不少大臣额头渗出细汗,替李玄捏了一把冷汗。
这小子,胆子是真大,但皇帝的雷霆之怒,可不是好承受的。
李玄依旧垂着首,脸上看不出丝毫慌乱。
他心中暗道。
老狐狸,果然不好糊弄。
这问题,答得好,是才子风流。
答不好,就是轻浮孟浪,甚至有觊觎皇家之嫌。
“陛下圣明。”
李玄声音依旧清朗,不疾不徐。
“臣以为,月华普照大地,本就容易引人愁思。”
“古往今来,游子思乡,将士念家,皆可望月而叹,感怀于心。”
“所谓情人,非特指男女之情,亦可指心中珍视之人。”
“臣不过是恰逢此月此景,心中有所感触,借诗咏之,将这份共通的情感描摹出来,以求共鸣,并无他指,更不敢有丝毫亵渎之意。”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承认了诗中有情,却将其巧妙地扩大到普世情感,而非局限于男女私情。
既解释了情人与相思,又将自己摆在了一个谦逊的位置。
乾元帝静静听着,他没有立刻说话。
大殿内,气氛愈发凝重。
宋濂捋着胡须的手停在半空,眼中带着几分欣赏,也有几分紧张。
这小子,应对得体,但圣心难测啊!
王城面无表情,但眼角的余光却始终锁定在李玄身上。
御座之后,珠帘轻晃。
平安公主一颗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当听到父皇那句质问时,她手心瞬间全是汗,指尖都有些发凉。
她生怕李玄应对不当,惹来父皇震怒。
“他……他好厉害。”
乾月儿在心中默念,脸颊微微有些发烫。
这首诗,分明就是为她而作,那份热烈的情感,她感受得真真切切。
而他,却能在父皇的威压下,如此巧妙地化解,这份才智与胆识,让她心中涟漪阵阵,异样的情愫悄然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