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处理:取上等柳木炭,研磨成细粉过筛(需120目细度)
混合比例:硝化甘油与木炭粉按3:1重量比混合
搅拌工艺:需在10c以下冷水浴中缓慢搅拌至膏状
分装:装入特制陶罐(内壁需涂抹蜂蜡防潮)
引爆方式:使用特制黑火药引信(导火索长度不得短于2米)
"妙啊!"一位白发老匠人突然拍腿叫道,"木炭多孔,能吸附硝化甘油,这样就不怕颠簸了!"
【方法二:硅藻土钝化法】
原料处理:选用多孔硅藻土,需在窑中焙烧去杂质
混合比例:硝化甘油与硅藻土按4:1重量比混合
成型工艺:需在5c以下环境中搅拌成均匀泥膏
特性说明:
爆速可达6500米/秒(比纯硝化甘油更甚)
但敏感度降低,需用500克以上黑火药或木炭混硝化甘油炸药作为起爆药
安全警示:储存环境必须干燥,相对湿度不得超过40%
"这...这硅藻土的法子..."王铁头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若是成了,威力比现在的还要大上五成啊!"
最年长的匠人李师傅却皱起眉头:
"殿下,这硅藻土...老朽记得好像在景德镇一带..."
朱雄英赞许地点点头:
"不错,正是景德镇高岭土矿伴生的硅藻土。^天!禧·晓¨说`徃¢ *免·沸/阅?毒*¢比?奇¢中¨文¢网? -追,醉/歆_章.截_本宫会命人在当地建了专门的加工窑。"他指了指图纸角落的小字,"注意看温度控制,焙烧时不得超过300度,否则孔隙结构会被破坏。"
王铁头突然跪倒在地,重重磕了个响头:"殿下大恩!有了这些法子,咱们的兄弟再也不用拿命去运炸药了!"
周围的匠人们也都红了眼眶。
他们比谁都清楚,这张图纸背后意味着多少条人命能被保住。
"好了,都起来吧,咱们去看看这炸药的威力到底如何?"
绕过摇摇欲坠的正门危墙,众人沿着研究所外围的碎石小路前行。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酸涩气味,像是陈年的醋混合着硫磺,又带着几分焦糊的甜腥,这是硝化甘油爆炸后特有的味道,让人的鼻腔和喉咙都火辣辣的。
当拐过最后一个弯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那堵五米高的钢棍混凝土墙,此刻就像被远古巨兽狠狠咬了一口。·k~u·a¢i¢d!u¨x·s?..c·o^m+
正中央赫然出现一个直径近五米的巨大豁口,边缘参差不齐的混凝土断面裸露在外,像被撕碎的皮肉。
原本埋设在墙体内的钢棍扭曲变形,有的被硬生生扯断,断裂处呈现出诡异的蓝黑色氧化痕迹,有的则像面条般被拉长,末端还挂着凝固的混凝土块。
"老天爷..."王铁头的声音都在发抖。
他踉跄着向前几步,蹲下身摸了摸弹坑边缘。
手指传来的触感让他心头一震,混凝土表面竟然光滑如镜,这是被瞬间高温气化后又重新凝结的痕迹。
弹坑底部深达两米,坑壁呈现出放射状的裂纹。
最令人心惊的是,坑底还残留着一些亮晶晶的玻璃状物质——这是在爆炸瞬间,沙石中的二氧化硅被高温熔解后又急速冷却形成的。
"这...这威力..."秦逵颤巍巍地掏出一根华子想压压惊,却怎么也点不着火,他的手抖得太厉害了。
朱雄英弯腰捡起一块拳头大的混凝土碎块,在手中掂了掂。
这块本该坚硬如石的建材,此刻却轻得像块木炭,内部布满了蜂窝状的气孔。
他用力一捏,碎块立刻化为一捧细粉,从指缝间簌簌落下。
"看这里。"二虎突然指着弹坑边缘一处焦黑的痕迹。
众人凑近一看,发现那竟是一截完全碳化的木桩,这是当初浇筑混凝土时用的模板残骸,现在已经被高温烤成了木炭。
王铁头突然跪倒在弹坑边缘,伸手探入坑底。
当他抽出手时,掌心里多了一撮灰白色的粉末。"石灰石完全分解了..."他喃喃道,"这温度...至少上千度..."
一阵风吹过,卷起坑底的细灰。
这些粉尘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像是无数微小的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