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没有注意到他的表情,想要考教一下他。·如\文?网′ !耕,欣*最,全′
"高炽啊..."朱雄英缓缓开口,"最近新学在各地推行,你可有什么见解?"
朱高炽咽了口唾沫,结结巴巴道:"回、回殿下...新学甚好...那个...格物致知...很...很有道理..."
朱雄英眼睛眯了起来:"哦?具体说说?"
"就是...就是..."朱高炽额头上的汗珠已经汇成小溪,顺着脸颊往下淌,"格物...就是研究东西...致知...就是...就是..."
朱雄英眉头微皱,手指轻抚下巴上稀疏的胡茬,目光审视地盯着朱高炽那张圆润的小胖脸。
朱高炽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一旁的朱高煦实在看不下去了,一巴掌拍在朱高炽背上:
"不儿,大哥!你搁这儿扯啥犊子呢?昨儿个你不还跟俺说太孙殿下的新学是'千古未有之壮举'腔在厅内格外响亮。
朱雄英闻言挑眉,这才恍然大悟——合着这小子是在藏拙啊!
"高炽,"朱雄英语气缓和下来,"别紧张。我就是想看看你学得如何。"他倒了杯茶推到朱高炽面前,"若是表现好,我可以奏请爷爷和父亲,让你来应天府任职。^1^5~1/t/x/t`.~c?o^m+"
谁知这话一出,朱高炽脸色"唰"地白了,手中的茶盏差点打翻。
他心想:完了完了,他这是要拿我当质子啊!
朱高煦见状翻了个白眼:
"哎呦喂!我的大哥啊,你怂个啥?殿下这是要提拔你呢!"他转向朱雄英,"雄英哥,你别介意,我大哥这人就是胆子小,跟个鹌鹑似的。"
朱雄英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他算是看明白了,朱棣这个大儿子聪明是聪明,就是太过谨小慎微。想到这里,他干脆把话挑明:
"高炽,你误会了。我没别的意思。"朱雄英正色道,"未来大明的皇子,只要真有才华,都可以入朝为官!这是我和父王商议的新政。"
话音刚落,厅内顿时炸开了锅。其他几位藩王世子纷纷交头接耳,朱高煦更是激动地跳了起来:
"雄英哥!那我能带兵打仗不?我从小就跟着父王练武,弓马娴熟!"
"当然可以。"朱雄英笑着点头,"只要你通过兵部的考核。"
"太好了!"朱高煦兴奋地挥舞着拳头,"小爷一定要当大将军!"
朱高炽此时终于冷静下来。¨0?0\小·说+蛧? ′无·错?内¢容_他仔细观察朱雄英的神情,发现对方眼神坦荡,确实没有试探的意思。
想到自己刚才的失态,他羞愧地起身,郑重行礼:
"殿下恕罪,是臣愚钝,误会了殿下的好意。"
朱雄英摆摆手:"无妨。现在能说说你对新学的看法了吗?"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这次他的声音沉稳有力:
"回殿下,臣以为新学之精髓,在于'经世致用'四字。以格物学为例,殿下改良的纺织机,使江南织坊效率提升数倍;新式炼钢法所出精铁,硬度远超传统工艺..."
他越说越流畅,从经济到军事,条理分明地分析着新学带来的变革。
说到激动处,还从袖中掏出一本小册子:"这是臣记录的读书心得,请殿下过目。"
朱雄英接过翻阅,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批注。在《初级物理》一章旁,朱高炽用工整的小楷写道:"杠杆原理可用于水利工程,若在黄河堤坝处设置..."字里行间透着务实的精神。
"很好。"朱雄英满意地点头,"我再问你,若让你负责一府税制改革,当如何着手?"
朱高炽不假思索:"臣会先派员实地调研,摸清当地物产、人口、商贸情况。再参照殿下在苏州试点的'累进税制',根据贫富差距调整税率..."他详细阐述了具体实施方案,连如何防止胥吏中饱私囊都考虑到了。
朱高煦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大哥,你平时闷不吭声的,肚子里有这么多墨水呢?"
朱雄英也是眼前一亮。朱高炽这番对答,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细节,确实是个治国的好苗子。他当即拍板:"好!待我回宫就向父王举荐你。先从户部主事做起,如何?"
朱高炽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臣...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厚望!"
朱高煦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