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着"朱雄英"三个篆字。
她珍而重之地将印信收入贴身的香囊,突然跪下郑重行礼:
"妙锦定不负殿下期望!"
阳光透过窗棂,将这一幕映照得格外庄重。
朱雄英扶起徐妙锦,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记住,无论是查账还是治国,都要胆大心细。"他指向窗外正在操练的学子们,"你们这些年轻人,才是大明的未来。"
解缙顺着望去,只见校场上朝气蓬勃的学子们正在练习队列。
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喊声响彻云霄,仿佛在为一个崭新的时代奏响序曲。
而此刻在他手中的章程,或许就将成为改变这个帝国人才选拔制度的第一块基石。
...
翌日清晨,奉天殿内金钟鸣响,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朱元璋端坐九龙金椅,玄色十二章衮服在晨光中泛着威严的暗纹。
太子朱标身着赤色蟠龙袍立于御阶左侧,而太孙朱雄英则按制站在丹墀之下,绛纱袍上的四爪行龙彰显着太孙身份。
“有事启奏。”老朱缓缓开口,声音仍然铿锵有力。
"孙臣有本奏。"朱雄英手持玉笏出列,向御座行完礼后转向朱标:"请父王垂鉴。儿臣拟于中央学府推行实习新制..."
接下来朱雄英一番措辞严谨得让朱元璋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小崽子什么时候学会用"伏请圣裁恭呈御览"这等规整的官话了?
嗯,大孙子长大了,朱元璋暗暗点头。
"......故请于中央学府推行实习新制,各部、寺、监、司皆需接收实习生,由主官亲自考核......"
殿内铜鹤香炉吐着龙涎香的青烟,朱雄英清朗的声音在穹顶下回荡。
待他陈述完毕,奉天殿内竟陷入诡异的寂静。
朱雄英抬头疑惑的看向朱元璋。
喜欢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