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 > 第262章 财政的重要性

第262章 财政的重要性

他指着其中一个"π=3.1416"的符号问道:"咦,这不是圆周率吗?"

"是,殿下!这是数学课本中提到的圆周率。.秒!蟑?洁,暁-税?网· +更?薪~罪¢全*"

杨荣连忙解释,"学生发现用它来计算弧形拱顶的用材量,比传统的'周三径一'精确得多。"说着又从袖中掏出个小巧的算盘,"不过为保万全,学生还是用传统算学复核了三遍。"

食堂的琉璃窗将阳光折射成七彩光斑,洒在这张摊开的图纸上。

朱雄英注意到,图纸边缘还标注着"水力纺纱机齿轮模数计算"、"新式火炮仰角射表"等小字。

"看来你是真下了苦功。"朱雄英欣慰地点头,"不过孤很好奇,为何不选更能发挥你算学特长的户部?"

杨荣深吸一口气,目光炯炯:

"殿下教导过,大明此时需要的是'经世致用'之才。户部计算虽繁,终究是纸上数字。"

他指向窗外隐约可见的工地,"而工部的每一笔计算,都会变成实实在在的堤坝、桥梁、水车...学生想亲眼看着自己的算筹,变成利国利民的工程。"

这番话让在座众人都停下筷子。

解缙忍不住击节赞叹:"好一个'经世致用'!杨小友这番见识,倒让老夫自愧不如!"

王贞仪也连连点头:

"杨学弟说得太对了!就像我设计的那个蒸汽提水机,若没有精确计算气压与容积的关系,根本造不出实用机型。′微*趣/晓.说- ,哽?薪\最-全."

朱雄英眼中闪过赞赏之色,他夹起一块红烧肉放到杨荣碗里:"既如此,孤准了。不过..."

目光在三人脸上缓缓扫过,阳光透过琉璃窗,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投下细碎的金芒。

"工部固然重要,但户部同样关系国本。"他轻轻敲击着桌面,"孤问你们,在你们看来,户部是否只是纸上谈兵,拨弄些数字而已?"

餐桌上顿时安静下来。

杨荣握着算盘的手指微微收紧,王贞仪不自觉地咬住下唇,就连一向健谈的解缙也陷入沉思。远处食堂的嘈杂声仿佛被隔在了另一个世界。

良久,解缙第一个开口:

"回殿下,臣以为户部之责,首在量入为出。"

他整理着思绪,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圈,"譬如去年修筑运河,若非户部精打细算,采用分段承包之法,恐怕要多耗费三十万两白银。-6_吆~看?书?枉/ ~追`醉~新_章`节?"

顿了顿,又补充道,"再如市舶司关税改制后,岁入增加了四成有余..."

杨荣突然抬头,眼中闪过明悟:"原来如此!就像学生验算桥梁用料,户部是在验算整个大明的'用料'!"

王贞仪也若有所思:"这么说来,蒸汽提水机要想推广,也得先过户部这一关——要计算在多少年内能收回成本..."

朱雄英唇角微扬,却摇了摇头:

"这些确实是户部职责,但还不全面。"他拿起茶壶,缓缓往杯中注水,"你们看,若这茶水是大明财富,户部要做的不仅是计量多少..."

茶水渐渐满溢,朱雄英突然停手:

"何时该止?"又倾斜壶身让茶水流出:"何时该放?"最后将茶水匀入三个空杯:"如何分配?"

三人不约而同地坐直了身子。

"户部真正的精髓,在于'调控'二字。"

朱雄英的声音沉稳有力,"譬如江南水患,该拨多少赈灾银?多则浪费,少则民乱。”

“又比如边关军饷,何时发?发多少?以何种形式发?这些都关乎国运。"

"前几年,北方三省的收支中,太原府税粮比往年少了三成,表面看是灾荒所致,实则是当地豪强隐匿田产。”

“若非户部新制的'鱼鳞图册',这等猫腻如何察觉?"

解缙恍然大悟:"所以殿下推行'一条鞭法',是要让税赋..."

"不错。"朱雄英点头,"统一折银征收,既方便百姓,又杜绝了中间盘剥,但这需要户部制定详尽的折算标准——每石米折银几何?每匹绢又当几何?各地物价不同,如何平衡?"

“这又需要户部的人进行预算决算。”

杨荣已经掏出炭笔在纸上疾书,突然抬头问道:

"那'预算决算'是何意?"

"问得好。"朱雄英眼中闪过赞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