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徐达浓眉一挑,接过文书细细查看,"这小子倒是勤勉。\x~x`s-c~m¢s/.?c·o¨m?"他指着文书上的一处批注,"你看这里,他还特意标注了各处倭寇聚集地的地形特点,连可能的逃跑路线都画出来了。"
李善长凑过来看了看,点头道:"确实用心。听说他为了摸清地形,经常亲自查探一些险地。有次差点跌入悬崖。"老尚书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前日他送来的最新汇报,连倭国各地的水源、粮仓、山丘、土地分布都探查得一清二楚。"
徐达接过密信,越看越是欣赏:"胆大心细,做事周全,是个可造之材!"
"可不是嘛。"李善长笑着给徐达续上热茶,"前几日他夫人还带着家眷在驻地办了个学堂,专门教倭国孩童说汉话、习汉字。这夫妻俩,一个武略,一个文韬,倒是相得益彰。"
徐达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这么说来,殿下选他来镇守倭国,还真是慧眼识珠。"老将军摩挲着茶盏边缘,若有所思,"依我看,等倭国局势稳定后,殿下很可能会重用他。说不定..."他压低声音,"将来这倭国都护府的位置,非他莫属。"
李善长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戚斌此人,既能带兵打仗,又懂得安抚民心。·微!趣?小¨税\ ¢罪′新/漳+结?哽~薪,筷·最重要的是..."老尚书意味深长地看了徐达一眼,"他对殿下的新政理解得很透彻。你看他建的府衙图纸,完全按照殿下未来'航海计划'的方略设计。"
徐达也笑了起来,皱纹里都透着欣慰:"所以说啊,咱们这些老骨头可以放心了。有戚斌这样的年轻人在,殿下的大业何愁不成?"说着举杯示意,"来,以茶代酒,敬这些后起之秀!"
夜幕降临,西木野独自跪在自己的小屋里。
墙上挂着朱雄英赏赐的大明军旗,案几上摆着《千字文》和《大明律》。
他正就着油灯,一笔一划地临摹汉字。突然,门外传来轻微的叩击声。
"谁?"西木野警觉地按住刀柄。
"是我们..."几个倭国矿工溜了进来,脸上带着讨好的笑,"西木野大人,我们想..."
西木野眯起眼睛,斜着眼睛道:"慢慢说,有什么事?"
为首的矿工压低声音:"我们想逃走...您能不能..."
"哦?"西木野脸上突然认真道,"有多少人?计划什么时候走?"
矿工们见他这般反应,顿时激动起来,七嘴八舌地说着计划。
西木野频频点头,不时还给出"建议"。¨6¢1!墈`书*网- +芜,错_内^容?
良久,商议完后,西木野嘴角带笑目送那几个矿工的身影消失在矿洞拐角,脸上伪装的关切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狞笑。
他慢条斯理地整理着衣襟,将方才被矿工碰过的衣袖掸了又掸,仿佛沾上了什么肮脏的东西。
"呵,一群蠢货。"他低声咒骂着,嘴角扭曲出一个诡异的弧度。
转身时,他刻意放轻了脚步,像一只准备捕食的猫,悄无声息地穿过积雪覆盖的小路。
来到大明驻军的营帐前,西木野立刻换上了一副谄媚到极点的表情。
他先是整了整衣冠,然后"扑通"一声跪在雪地里,额头紧贴地面,屁股撅得老高,活像一只摇尾乞怜的哈巴狗。
"启禀国公大人,李大人..."他的声音突然拔高了八度,带着令人作呕的甜腻,"小的有要事禀报!"
帐内传来徐达不耐烦的声音:"滚进来!"
西木野立刻手脚并用地爬进营帐,进门时还不忘用袖子擦了擦靴底。
帐内炭火正旺,徐达和李善长正在对弈,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国公大人棋艺高超!李大人运筹帷幄!"西木野一进来就磕了个响头,谄笑着拍马屁,"小的看得眼花缭乱,真是..."
"少废话!"徐达一摔棋子,"什么事?"
西木野立刻像条狗一样膝行上前,脸上堆满夸张的惊恐表情:"大事不好啊大人!那些贱民要造反!"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他们计划明晚子时,趁着换岗..."
李善长突然打断他:"你为何知道得这么清楚?"
西木野眼睛一转,立刻换上一副忠心耿耿的表情:
"小的为了打探消息,不惜与那些贱民虚与委蛇!"他捶胸顿足地说,"小的忍着恶心与他们称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