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 > 第229章 秦淮河水城

第229章 秦淮河水城

马皇后惊讶地掩口:"这么多?"

"可不是嘛!"朱雄英趁热打铁,"孙儿算过了,若是咱们在应天府划一片地出来,专门做些吃喝玩乐的行当,一年少说能赚这个数——"他比了个"五"的手势。-2`8+墈_书!王/ !哽,辛.蕞^筷*

朱元璋的胡子翘了翘:"五十万两?"

"五百万两!"朱雄英语出惊人,"而且还能解决至少两万人的生计问题。"

朱元璋和马皇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老朱沉吟片刻,还是摇头:"不成不成,朝廷怎能与民争利?再说这些地方容易滋生事端..."

"爷爷放心,孙儿自有打算。"朱雄英早有准备,"咱们不做那些低俗的勾当,就搞些高雅的——戏曲、歌舞、杂技,再配上美食美酒。”

“到时候世家权贵或是他国使臣们花钱如流水,朝廷还能收税,岂不美哉?"

马皇后听得心动,轻轻拉了拉丈夫的袖子:

"重八,雄英说得在理。咱们当年在民间时,不也爱看个戏听个曲儿?"

朱元璋捋着胡子,态度有些松动:

"那你说说,具体要怎么做?"

朱雄英眼睛一亮,立刻展开早就准备好的图纸:

手指在图纸上划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爷爷您看,孙儿打算把这片区域打造成'秦淮河水城',分成五大功能区。/优¨品¨晓_税′王¢ ¢庚`欣^蕞~全_"

他的指尖首先点在图纸东侧:

"这里是'大明戏剧院',孙儿准备建三座不同风格的戏楼。”

“最大的这座可容纳千人,专门演出新式舞台剧,旁边这座圆形的是杂技馆,最后这座带露台的专门唱昆曲、南戏。"

朱元璋眯着眼睛凑近看:"倒是想得周全。"

"西侧这片,"朱雄英的手指移到另一边,"孙儿规划成'御膳美食街'。”

“不仅要有应天府的特色小吃,还要汇集全国各地名吃——北平的烤鸭、苏州的糕点、川蜀的火锅...对了,还要专门设个'御厨示范坊',让光禄寺的御厨们轮流来展示手艺。"

马皇后眼前一亮:"这主意好!百姓们也能尝尝宫里的味道。"

"中间这个广场,"朱雄英指向图纸中央,"孙儿取名'大明风华广场'。”

“平日里可以办庙会、灯会,逢年过节还能搞庆典活动。四周设些凉亭茶座,请说书先生来讲《三国》《水浒》。"

手指继续南移:"南岸这一片是'金陵客栈区'。,咸?鱼\墈¨书,徃? /勉?肺\跃,毒+孙儿打算建二十栋不同风格的客栈,有江南园林式的,有北方四合院式的,还有西域风情的...让各地客商都能住得习惯。"

朱元璋突然皱眉:"建这么多客栈作甚?"

"爷爷您想啊,"朱雄英笑道,"外地客商来了应天,总要住上十天半月。咱们统一管理,既安全又能多收税银。而且..."他压低声音,"还能顺便盯着些可疑人物。"

老朱这才满意地点头。

"最后是北岸的'大明特产坊'。"朱雄英指向图纸最上方,"这里分设瓷器区、丝绸区、茶叶区、工艺品区...不仅卖成品,还要让游客亲眼看看景德镇的瓷器是怎么烧制的,苏州的刺绣是怎么织就的。"

马皇后连连赞叹:"这岂不是把整个大明的精华都搬来了?"

"正是!"朱雄英兴奋地说,"孙儿算过了,光是特产坊这一项,每年至少能给朝廷带来百万两白银的税收。若是再加上戏院、酒楼、客栈的收入..."

“保守估计,能有两百万的税收!”

马皇后轻轻握住丈夫的手:"重八,我看雄英这个规划确实用心。既能彰显我大明物华天宝,又能让百姓有个消遣的好去处。"

朱元璋终于露出笑容:"罢了,就依你。不过..."他严肃地指着朱雄英,"要是让朕发现你借着巡查的名义去花天酒地..."

"孙儿保证只谈正事!"朱雄英举手发誓,心里却已经开始盘算着要找哪些商贾来投资了。

这个"秦淮河水城"一旦建成,必将成为整个大明最繁华的娱乐中心

说着又往马皇后身边凑了凑,像小时候撒娇那样挽住她的胳膊:

"奶奶,三日后父王生辰,孙儿准备了个惊喜,您和爷爷一定要来看啊!"

马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