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玉罗刹拱手道:"师太保重。昨日...多谢指点。"
玉罗刹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晨雾中,一行人缓缓下山。虞倾颜和虞欢三步一回头,直到伽蓝寺的轮廓完全隐没在云雾中。
山脚下,亲兵们早已列队等候。朱雄英翻身上马,回头望了眼半山腰若隐若现的寺庙轮廓,眼神渐渐变得坚定。
"出发!回应天府!"
马蹄声响起,扬起一路尘土。没有人注意到,在伽蓝寺最高的钟楼上,一抹白色的身影久久伫立,目送着他们远去。
...
两天后,应天府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中文武百官。自从设立秘书部以来,朝会议事效率明显提高,往日动辄持续大半天的朝会,如今不到一个时辰就能处理完毕。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大太监尖细的嗓音在殿内回荡。
朱元璋满意地注意到,太子朱标今日气色红润,不再像从前那般面容憔悴。
自从秘书部成立后,那些精明能干的秘书长确实为太子分担了不少政务。
老朱心中暗喜,看来让雄英组建秘书部这个决定真是做对了。
就在众臣准备行礼告退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朱元璋眉头一挑,这个时间点来的急报...莫不是雄英那边出了什么事?他连忙挥手:"快宣!"
只见一名身着驿卒服饰的年轻男子快步进殿,单膝跪地,双手高举一封烫金文书:
"启禀陛下,皇太孙殿下在苏州府宴请武林群豪时,即兴赋诗一首。”
“小顺子公公特命快马加急送来,说是要让陛下和满朝文武一同品鉴。"
朱元璋闻言,紧绷的面容顿时舒展开来,甚至带着几分期待:
"哦?雄英还会作诗?快,念来听听!"
大太监接过文书,小心翼翼地展开。
当他的目光落在纸上时,这位见多识广的老太监突然倒吸一口凉气,捧着文书的手都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喜欢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