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郑重地点头:“三叔教诲,侄儿铭记于心。_4?3~k-a′n_s_h!u′._c\o¨m^”
两人一路寒暄,朱棡忽然问道:“对了,父皇和大哥近来身体如何?我在太原,虽时常收到他们的书信,但总归不如亲眼所见来得放心。”
朱雄英闻言,神情略显凝重:
“皇爷爷身体还算硬朗,只是年纪大了,难免有些小病小痛。父亲他……近来政务繁忙,时常熬夜批阅奏章,侄儿劝过他多次,可他总是不听。”
朱棡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大哥一向如此,事事亲力亲为,从不假手于人。你回去后,替我多劝劝他,身体要紧,别太操劳了。”
朱雄英点头应下:
“三叔放心,侄儿一定转达。”
走了一段路,朱棡忽然压低声音,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雄英,你此次来太原,除了赈灾,可还有其他打算?”
朱雄英微微一愣,随即笑道:
“三叔果然慧眼如炬,侄儿此次前来,确实还有些其他事情要处理。”
朱棡点了点头,目光深邃:“是为了江湖之事吧?”
朱雄英没有隐瞒,坦然道:“正是。.8^4\k/a·n¨s·h`u\.`c/o*m_江湖势力错综复杂,若不加以整顿,恐成大患。”
朱棡沉吟片刻,缓缓道:
“江湖之事,确实不容小觑。不过,你也要小心行事,江湖人行事诡谲,不可轻信。”
朱雄英郑重地点头:“三叔放心,侄儿心中有数。”
朱棡抬头望了望远处被大雪覆盖的城墙,语气忽然变得深沉:“雄英,你可知道,父皇为何将太原封给我?”
朱雄英略一思索,答道:“太原乃北方重镇,既不属于边境,又可有效监控蒙古势力。皇爷爷将太原封给三叔,想必是为了加强对北方边境的防御。”
朱棡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点头道:“不错。太原地理位置特殊,既是北方的屏障,又是中原的门户。”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密切关注草原的动向。蒙元余孽虽已败退,但他们的野心从未消失。我推测,再过两年,蒙元残余势力将会分裂成两股大势力,彼此争斗,瓜分草原。”
闻言,朱雄英心中一震,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人,他当然知道再过两年,瓦剌部和鞑靼部将会崛起,并称霸草原。¢薪+完_夲!鉮?占+ ~首·发·
可他没想到,三叔朱棡竟能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分析,推测出这样的局势。他不由得对朱棡多了几分敬佩:
“三叔高瞻远瞩,侄儿佩服。”
朱棡摆了摆手,语气凝重:
“这并非什么高明的推测,只是多年观察得出的结论。草原异族无时无刻不在觊觎中原大地,他们就像一群饿狼,随时可能扑上来撕咬。你身为储君,必须时刻警惕,绝不可掉以轻心。”
朱雄英郑重地点头:“三叔教诲,侄儿铭记于心。草原之事,侄儿一定会多加关注。”
朱棡满意地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下来笑道:
“你年纪虽轻,但心思缜密,行事稳重,三叔对你很放心。不过,你也要记住,治理天下,不仅要靠武力,更要靠智慧。草原异族虽凶悍,但只要我们内部团结,他们就无机可乘。”朱雄英深以为然:“三叔说得是,侄儿一定谨记。”
两人一路交谈,不知不觉已到了晋王府门前。朱棡停下脚步,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语气中带着长辈的慈爱:
“好了,先不说这些了。你一路奔波,想必也累了,先进府休息吧。晚上三叔为你接风洗尘,咱们叔侄好好喝一杯。”
朱雄英站在晋王府门前,目光坚定地看向朱棡,语气恭敬却不容置疑:
“三叔,晚宴之事恐怕要暂且搁置了,太原府雪灾严重,百姓流离失所,侄儿心中难安,想立刻投身赈灾工作,还望三叔见谅。”
【叮!宿主又造老好人人设,奖励反派点1000】
朱棡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感慨道:
“雄英啊,是三叔糊涂了,灾情当前,确实应该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你能如此心系黎民,三叔很是欣慰,既然如此,三叔便陪你一同前往,咱们叔侄合力,尽快解决灾情。”
朱雄英点头道:“多谢三叔支持。”
朱棡转身对身后的侍卫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