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 第34章 这书童太逆天!方先生被秀麻了!

第34章 这书童太逆天!方先生被秀麻了!

书房内,檀香袅袅。~1/7/k^a^n¢w·e?n~x,u¨e..~c·o′m/

一丝若有若无的清雅香气,弥漫在空气之中。

方先生端坐于太师椅上,面前摊着几本书。

他抬起眼,看向垂手侍立在一旁的陈平川。

面色无波,看不出喜怒。

“平川。”

方先生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考究的意味。

“前些日子,你向老夫借阅的那几本蒙学之书,看得如何了?”

他指的,是几册《幼学琼林》的选段,还有一本薄薄的《千家诗》。

这些,可不是《三字经》那般粗浅的启蒙读物了。

陈平川闻言,立刻躬身一礼。

声音清脆,不卑不亢:“回先生话,学生都看完了。”

他微微顿了顿,组织语言,补充道:“书里的故事和道理,学生觉得很有趣。”

“比起《三字经》,确实要稍微难上那么一点点。”

“不过,平川也能看懂个大概。”

“哦?”

方先生的眉头,几不可见地轻轻一挑。

这小子,口气倒是不小!

那几本书,寻常孩童囫囵吞枣般看上一遍,已算是不易。

更遑论什么“看懂”?

他心中微动,面上却依旧保持着那份师长的平静。

随手,他翻开了一页《幼学琼林》。~三\叶-屋/ ?已*发_布¨最\新\章^节¨

“既如此,老夫便考校考校你。”

方先生的目光落在书页上,悠悠开口:“‘刻鹄类鹜,为学初成;画虎类犬,弄巧成拙。’你且说说,此句何解?”

陈平川略一思索,便朗声答道:“先生,学生以为,这句话是说,我们学习的时候,要脚踏实地。”

“比如想画天鹅,就算画得不像,起码还能像只鸭子,也算有所收获。”

“可如果一开始就想画老虎,结果画成了狗,那就是眼高手低,反而弄巧成拙了。”

“就像金宝少爷,若是一开始就让他学那些高深的文章,他肯定头疼,反而不爱学了。不如先从简单的学起,慢慢来,总能进步。”

方先生听着,那捻着胡须的手,微微一顿。

这解释,虽说辞藻不甚华丽雅驯,甚至有些过于直白。

但,话糙理不糙!

确实是抓住了这句话的核心意思,还联系到了张金宝身上。

这小子,有点意思。

方先生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一动。

他继续发问:“那‘蒲柳之姿,未秋先槁;姜桂之性,愈老愈辛’,又是何意?讲的是什么道理?”

陈平川不假思索,继续道:“先生,这句是说,蒲柳这种树木,材质比较柔弱,还没到秋天呢,就先枯萎了。*0~d^i*a′n′k-a?n¨s¢h_u′.?c\o!m·”

“而生姜、肉桂这些东西,它们的特性是越老越辛辣,味道越浓厚。”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有的人年轻时可能看着不错,但底子不行,很快就不行了。”

“而有的人,可能一开始不显眼,但他们有内涵,有韧劲,越到后面越能显出本事。”

“就像金宝少爷,以前可能贪玩了些,但只要肯下功夫,就像那姜桂,以后定能成大器!”

方先生听着陈平川的对答,心中的惊讶,真如那潮水一般,一层叠着一层!

他方才随口点出的几处,皆是《幼学琼林》中相对生僻,且蕴含深意的典故。

莫说是让一个初学的八岁孩童死记硬背下来。

便是要让他们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也绝非一日之功!

可眼前的陈平川,不仅对答如流,解释得浅显易懂,竟还能如此自然地举一反三,联系到张金宝的学业上!

这哪里是什么“稍微难一点点,也能看懂个大概”?

这分明是已经烂熟于心,并且通晓了其中精髓奥义啊!

想他方某人当年苦读这些典籍,哪一本不是耗费了数月乃至更久的功夫,逐字逐句地揣摩,反复品味,才敢说有所心得?

而陈平川呢?

不过是借阅了区区数日而已!

方先生看着眼前这个身形尚且瘦小的书童,眼神中,充满了复杂难明的情绪。

有对其天赋异禀的由衷惊叹!

有对自己先前某些判断的一丝微妙动摇!

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老怀安慰般的欣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