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大明:瞎眼五年,朱元璋想登月? > 第七十九章 重农抑商的本质

第七十九章 重农抑商的本质

第七十九章重农抑商的本质

“我说朱村长啊,不是我批评你,有时候思考问题,不要那么偏激嘛!”

朱元璋皱眉不解,问道:“我那里偏激了?”

周远笑道:“人家做了点小生意赚了钱,就算是不合规矩,也总不能直接罚没全部财产吧!”

不止抄家,我还要杀人呢!

这是朱元璋的心里话,但是肯定不可能当面说给周远听。o°第¥,一2看<书¤,#网??ˉ >/最+新a??章||节¤o?更@新?_?快D1[

所以,朱元璋只能开口言道:“但是他们是从村民身上赚钱啊,村里人的日子过的本来就苦,再让他们赚去那么多,那这日子还该怎么过!”

周远认真道:“话不能这么说,商业行为同样是改善生活的一种方式,你想想,既然他能赚这么多钱,那村内必然是有大量的供需关系存在对不对?”

朱元璋愣了一下,问道:“供需关系?”

周远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咱们村子里所有村民都只种一种粮食,不生产任何其他产品,那你觉得若没有商业行为,村民的日子会过的怎么样?”

朱元璋不解的问道:“会怎么样?”

周远顿时无奈道:“村子里不产矿石,不产盐,不产任何瓜果蔬菜,不养蚕不种桑,村里只有能填饱肚子的粮食,但是难道一辈子都只吃粮,不吃菜,不穿衣,就连农具或是菜刀坏了,都没有地方去修补,这种生活难道就是好的么?”

朱元璋愣了,他还真没想这么多,喃喃道:“难道说,自古以来的重农抑商,都错了?”

周远能理解朱元璋所说的事情,重农抑商,那是从秦朝时就流传下来的传统。ˉ?E:=-Z?D?小??说[网;? {更&新?ˉ?最)快μ

这是因为古时候,生产力低下,只有重视农业积累,国家才能维持,若以食利为生,就会制造可怕的泡沫与饥饿。

正所谓百代皆行秦政法,事实上,秦法中许多内容,甚至影响到了现代。

而秦国的崛起,又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所以很多事情都要从商鞅变法里找原因。

而这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之一,那便是重农抑商。

商鞅的原话便是‘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但是商鞅的意思却不是完全取缔商业,他的意思是基于商业除了倒卖农产品赚取利润以外,并不能给国家生产任何东西。?¤÷2?e/8$e=看£;书o=网+× 1追D?×最.±新|章2?节¨

换一句话说就是,商鞅所谓的重农抑商其实就是在保护生产项目,打击不从事生产、专门只获取暴利的行业。

而这,也是重农抑商的本质,基于此,商鞅变法的内容中给了农户们诸多的优惠内容,便如‘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以及‘使民以粟出官爵’。

其意思就是,农户开垦皇田,可以直接免除税收和徭役,甚至于若是再多些,还可以卖给国家换官职爵位。

这样的政策,换现在来说那就是提高生产积极性,等到了秦始皇的士气,整个秦朝境内,到处都是万石的粮仓,史记中便有记载,那时的秦富其余六国十倍。

也正是有了秦朝的例子,才让重农抑商彻底成为历朝历代都奉行的政策。

在统治者眼中,农业是有固定生产资料的,也就是在固定的土地上劳动,土地又归国家管理,在没有权贵大地主的时候,朝廷是可以直接收税的,非常方便。

即便农民不想交税,又能跑到哪里去?生产资料在这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但是商人就不同的,他们没有固定的生产资料,对国家不满意的话,收拾家当就跑到其他国家去了,封建时期,总不能还搞一套跨国执法。

都说资本没有祖国,说的就是资本没有固定的生产资料,十分容易逃离,无非就是换个地方生活做生意罢了。

但是虽说重农抑商十分符合封建时期的社会运行规则,但是抑商却不是彻底打击商人,不允许存在任何商业活动。

毕竟每个地方都有固定的产品,比如蜀地的竹品,江南的锦绣和稻米,北方的马匹牲畜和矿石。

无论是那里的人,都不可能一辈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那么想要让这么多地方的货物流通起来,总不能全靠朝廷的调度,而是需要市场经济,也便是商人来包拯商品的流通。

所以周远对于朱元璋的疑问,回答的十分详尽道:“重农抑商自然不是全错的,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过度的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