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样,西方贵族们拥有一件便可以此为荣,互相攀比。
而白银减少,在这背后代表着国内贸易规模,也跟着缩减了八成,依靠内贸为生的织布机工、养蚕缫工、冶铁炼工、烧瓷柴工、码头力工,也得跟着饿死八成。
但同样有人要问,这白银既然已经流入了华夏市场,即便是停止了流入,那经久累积,已经流入进来的白银总不会凭空消失,为何会造成如此地步。
那这些白银去哪里了?
当然就是落在了如沈家这种豪商巨贾的腰包里!
商人逐利,不会如同地主一样,有了银子就大笔买入土地,田地这种重型资产,对于大的商人来说,远没有银子来的可靠。
毕竟首先就是风险不可控,土地虽然保值,但是产出太慢,若是不打理,三五年一块上好的肥田就能变成一块荒地。
而若是打理,必然要雇佣大批的佃户和耕农,而产出却又太少,同样的价格,远没有直接用银子在灾年的时候炒粮来的赚钱。
万一在碰上个什么灾年,那损失就更大了,所以商人们若是赚到了银子,除了继续扩大规模,更多的选择就是将银子藏起来了。
几乎所有豪商巨贾,都有家族的秘密藏起来的银窖,里面可能存放了不知多少代巨富积攒下来的财富,而这些白银几乎从来都不会流入市场,事实上,为何大明缺银,大清反而就不缺了,反而成了白银出品国。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那时候票号兴起,这些豪商巨贾为了分票号的这杯羹,纷纷打开了自家的银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