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完,花费了足足三十多年的时间才建完。
然后没过两年,就被朱棣给搬到燕京去了……
这时候,朱元璋突然又想到了周远所说的一条鞭法,也就是不再需要百姓服徭役,转而以银钱代替。
这措施,很显然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政策。
可问题是,朱元璋还要修皇宫呢,也就是说,不能再让百姓们充当免费的劳动力,毫无疑问,这又是一大笔花费。
顿时,朱元璋又是感到一阵头疼,随后看着下方的杨思义也连带着不顺眼了起来,不悦的说道:“然后呢?”
杨思义硬着头皮继续说道:“朝廷俸禄和各种杂项,花销六百余万两!”
这各种杂项,包含了京营的军饷军粮,给朝臣的赏赐,各地基层衙门的报销,林林种种才花了六百多万两,这已经是朱元璋将标准定在了最底层了。
朱元璋也知道这个数字不算大,而且还是小了,便又问道:“这不还剩些么,足以支撑大军开拔所需损耗!”
杨思义摇头道:“圣上,前几月封爵大典,耗费白银十余万两,赏赐诸位公爵,加起来共计百万余两!”
此话一出,朱元璋恨不得给自己来上俩巴掌,就和修建皇宫一样,一个立国后分封功臣的典礼,也因为战事未平和国库空虚的原因,让朱元璋拖到了洪武三年。
然后朱元璋就想着既然如此,就搞得大一些,结果现在却又成了一分钱难倒男子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