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紧接着把位变换,马槊好似轻飘飘毫无重量,在空中划出片片残影。
人借马力,马助人威,一杆马槊好似毒龙横空,呜呜怪啸。
劈挑刺扎,削砍挥割,运转随心,当真是出神入化。
李世民演练完毕,带住战马,对李明道:“看明白了多少?”
李明若有所思,道:“最重要的就是要借马力,人只需要控制好槊头的攻击方向。
要用巧劲,不能光用死力,才能达到西两拨千斤的效果。”
李世民赞许的点点头道:“不错,好一个西两拨千斤!记住,人用三分力,马助七分威。人马合一,才能一击破敌!”
李明立刻点头表示明白。
李世民下得马来,对李明道:“你先在步下练练看,我给你指点指点。”
李明立刻抄起他那根按照他身高比例打造的,前细后粗的白蜡杆子木枪。
略一思索,双腿一分,站了个标准的马步。
身体一前一后微微起伏间,模仿骑马的动作。
气沉丹田,用腰力配合臂力平端在手,双手一合阴阳把。
白蜡杆子立时颤动,从尾抖到头,好似一条怪蟒。
枪头抖动,李明全身微微起伏,也在随之颤动,人随枪动,枪随人心。
也不见他手上有何动作,枪头开始大幅划动,运劲成圆。
一个个圆圈虚空画出,大小如一,圆转如意。
李明后把一送,前把一推,枪头准确无误的扎中圆心。
“啪啪啪!”空气中响起一阵脆响,随着他手腕翻转,枪头虚戳三次,每次皆命中圆圈中心。
仅这一手,就让李世民看得瞪大了眼珠,饶是他己经见惯了李明习武上的天分,此时也被震了个瞠目结舌。
想他李世民自幼习武,天资聪颖,十来岁便开始苦练不辍,练到李明这一步也足足花了三年的时间!
这小子用了多久?一刻钟?
他娘的,这是什么天赋?妖孽吧?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想想他的刀法,才学几个月时间便能领悟刀意,炉火纯青。
想想他的弓,甫一初学便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现在又再加上了马槊,只要骑术精进,立刻便能登堂入室。
看来,不出五年,又是一员盖世猛将横空出世!
李明自然从没接触过马槊,这种武器在明代有了火器之后基本就渐渐绝迹了。
不过他前世习武,曾经练过大枪。
其实后世所说的大枪,就是马槊练法的一种演变,不过没有马槊这么多种攻击方式的变化。
当然,其中运劲的道理是相同的。
所以当李明握住那根一丈多长的白蜡杆子时,熟悉的感觉就回来了。
加上李世民的现身演练,他立刻便领悟了其中精髓,剩余的不过是熟悉招式而己。
只教了十来天,李明便把李世民的槊法招式全部学会了,剩下的就是日积月累的苦练。
他习武多年,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
战场之上,情况瞬息万变。
唯有把招式练得滚瓜烂熟,驾轻就熟的地步,才能够无往不利,克敌制胜。
李世民又一次被他的天赋打击的够呛,往后绝口不再提练槊的事,只是让李明自己练习。
李世民可以撒手不管,可李明不行。
他还得负责教男娃们。
石头他们可不像李明有前世练习的基础,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马槊全靠槊杆卸力,如何利用好槊杆的这股弹性,也是一门大学问。
前世练大枪的习武之人,只要双手端着大枪杆子这么一抖,行家立刻便能看出火候功力的深浅。
要想学会抖枪的功夫,先得学会端枪。
还是从混元桩站起,不过这次不是双手虚抱了,而是每人要端着一根丈许长的白蜡杆子站。
好在经过几个月的练习,石头他们站桩己经是毫无压力了。
只是端久了不免手臂酸软,浑身脱力。
李明可不管那些,如今他们可不像在李家村时那缺衣少食,瘦弱不堪的模样。
经过半年来,长孙每日里换着花样的给他们进补,他们身体里的营养,早都过剩了。
所以李明操练起他们来,全无顾忌。
不仅要练端大枪,还要拉练体能。
深蹲,蛙跳,卧推,俯卧撑。。。。
李明把后世经过科学验证,最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