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在族谱上登记在册。
李明看他写完,心中大定。
这多好,无论前世今生,我都叫做李明!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
认祖归宗之后,李明便在李家村住了下来。
他祖屋当年毁于地龙翻身,村中族人以为他家早己绝后,便只是简单清理一番,安葬了死者。
未曾翻修重盖,目前仍是废墟一片,根本无法住人。
他婉拒了七叔公盛情邀请住在他家的好意,独自搬去了山神庙。
刚好山神庙后殿闲置,只是堆放了一些杂物,李明清理了一番,便从此安了家。
起初年岁尚幼,衣食皆靠村中族人接济。
好在李家村虽是李氏旁支,但是家家户户有田有屋,衣食无忧,生活倒也富足安康。
加上村中都属同宗同族,轮番照顾。
李明今日吃你家一口饭,明日食他家两口米,后日同族婶子又给做了两身衣,独自生活起来也不算凄苦。
转过些年,年岁渐长,李明便时常满山乱窜。
靠着前世野外生存的经验,设陷阱,下套子。
初时还是野兔山鸡这些小物,后来经验渐足,山猪野鹿,獐狍黄羊也能信手捉来。
李明随身携带着白虎褪落毛发制成的毛球,仰仗白虎余威,逼退猛兽,穿山过林,倒也安全无虞,畅通无阻。
不仅生活无忧,还时常将多余的猎物给村中族人分享。
他人生得俊秀乖巧,手脚勤快,口齿伶俐。嘴巴又甜,人也仗义,族中上下皆是喜爱不己。
说起三房家的遗孤李明,谁人不挑大手指称赞一句,端得是个好儿郎。
村中孩童更是对其崇拜不己,无论年岁大小,都时常跟着他屁股后头转悠,一口一个明哥儿的叫着。
李明在村中生活舒心,这两年也时常想起养母白虎。
混迹山林之时,也曾到虎穴探望。
可惜,虎去巢空,早己废弃多时。
山脉连绵,林深岭密,在白虎成心躲避的前提下,又到哪里去追寻?
只有偶尔在林中遇到白虎足迹,惊鸿一瞥,间或隔着几座山头远远听闻虎啸,知道白虎并未离开此地,只是故意躲着他不见。
李明追寻不到白虎母子踪迹,心中知道缘分己尽。
无奈何,只好将对白虎的思念寄托于庙中山神像上。
所以才有了之前拜祭山神的一幕。
祭的是山神,拜的是养母。
白虎养母就是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