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事宜,直接跟朕商量。”
李恪满意点头。
有了他们两个的支持,事情就容易多了。
先给他们点甜头,其他的慢慢来。
等营州经济特区搞起来后,再用政策支持其他商家,把这两家给顶下去。
“谢陛下。”
两人高兴地行了个礼。
“还有件事儿得跟你们商量商量。”
“以前,士农工商都是朝廷支持的,商人虽然地位低,但赚钱多纳税少。”
“朕想除了营州经济特区,大唐商人纳税得重新定。”
“初步想法是按照高级士族的标准,具体数额还得商量,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恪提出了他的第二个想法。
封建时代的统治者为了确保农业得到支持,不仅贬低商人,税收也很低,让百姓觉得经商不赚钱。
所以李恪觉得应该提高商人的税收,不能让他们赚大钱却少纳税,好处都让他们占了。
“嗯?”
郑景观和李旺田有点犹豫。
他们家族的钱大部分都是经商赚来的。
靠着家族威望,在朝廷里控制机构,走关系赚钱。
税收低,所以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让他们支持提高税收,他们当然不舍得。
但刚才李恪给了好处,这时候反对似乎不好。
“怎么了?”
“不愿意支持朕?”
李恪眉头一皱,眼神有些冷。
刚才给了好处,现在要点回报。
如果他们不同意,那刚才的好处也得收回。
营州经济特区,有了金矿和政策的双重加持,肯定能发展飞快。
毫不夸张道,将来的营州,绝对是会让全世界都向往的好地方。
“陛下误会了,我愿意支持。”
郑景观叹了口气,做出决定。
以他对李恪的了解,不同意是不可能的。
要是不同意,现在可能就会惹上他,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牺牲点小利益,盯着营州经济特区,对望族来说,也不算什么大损失。
“陛下刚才说的是大唐境内么?”
“跟外国做生意赚的钱,还是按原来的税收来?”
李旺田有自己的小算盘。
最近他们陇西李氏花了不少精力在西域的贸易上。
西域那么远,如果税收太重,就划不来了。
“那当然。”
“跟外国贸易,税收照旧。”
李恪点了点头。
现在的交通条件其实还没那么发达。
跟外国做生意,路途遥远,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除了大家族,还有很多小家族和外国贸易。
甚至有些胆子大的,还自己单干,赚了不少钱。
就像之前的五儿,就是那样。
想到五儿,李恪已经很久没见她了。
也不知道她现在在皇家商队混得怎么样。
“那我没什么意见。”
李旺田也叹了口气。
刚好处了营州的好处,现在当然得付出点。
做交易嘛,双方都得有所付出,不然李恪怎么可能支持他们两家。
五姓七望,总共七家。
他们不同意,其他五家说不定会同意。
“好。”
“那朕施行政令的时候,还望两位家主多多支持。”
李恪满意地笑了。
这两个人聪明,知道分寸。
所以李恪更愿意跟他们合作。
大家都是一路打打闹闹走过来的,互相都很熟悉。
现在李恪的地位,不会想杀谁,更多的是想利用谁。
历史的发展证明,一家倒下,另一家就会崛起,这是永远不变的规律。
皇帝考虑的是大局,不是眼前的小利。
“陛下请放心。”
“我们一定会大力支持的。”
郑景观和李旺田已经答应了,当然不会反悔。
李恪上位时间,对他们并没有明显打压,大家基本都是和平相处。
所以郑景观和李旺田也不会主动挑事,他们会尽可能壮大自己。
在他们看来,皇权和世家,一直都是相互发展,相互制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