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148章 都往关外逃

第148章 都往关外逃

第148章 都往关外逃

有的甚至主动向负责迁徙的官员,询问启程的具体日期。

更有小家族不惜重金贿赂,希望提前迁移。

即便是全国范围内被判迁徙的秃驴们,也仿佛重获新生。

去哪里不是修行?

对于佛祖的虔诚,自然不及对黄金的渴望。

即便是苦寒之地,又有何惧?

甚至有的大秃驴,不等朝廷动手清剿,就主动将寺产上交,只求在判刑时能被流放到东北。

他们更是利用在百姓中的影响力,煽动众多百姓跟随自己一同前往东北。

这一幕,让各地官员惊愕不已。

黄金的诱惑实在出乎意料。

然而,齐鲁一带情形又与别处不同。

魏征在这主要针对的是豪门大族,对地方的小豪强和地主则没有特别注意。

虽然他们对小势力也有所限制,但相较之下,生活依然算得上优渥。

因此,齐鲁的小地主势力异常强大。

起初,朝廷主要迁移的是士族的佃户和奴仆,但随着金矿的消息传出,他们开始感到焦虑。

若让这消息在齐鲁民间扩散,他们的佃户岂不都要逃散一空?

于是,这些小地主们用尽一切手段,封锁消息。

甚至设卡拦截,阻止百姓,尤其是他们名下的佃户前往饶乐。

然而,他们的行为反而引起了魏征的注意。

敢和朝廷意志对抗,无疑是自寻死路。

于是,魏征立刻命令还没出发的王子虎,领兵清剿这些地主,将人全部流放,没收土地,分配给普通百姓。

他这么做,也是没办法的事。

要是没地给百姓们分,齐鲁穷苦百姓可能真的会跑得一个不剩。

百姓的日子,比起士族家的佃户还要惨。

士族们多少还有点面子,对佃户收的租能轻一点。

但普通地主就不一样了,他们当不了官,也做不到诗书传家,就只能使劲儿剥削佃户。

这样一来,齐鲁的普通百姓日子过得怎么样,也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魏征手段挺狠,动作也挺快,但还是有大量的齐鲁百姓开始往关外逃。

这些百姓甚至冬天都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就揣着口袋里的几个铜板,往每天开往涿郡的水师那儿奔去。

现在运河里的水师,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忙把这些百姓运送到饶乐。

虽然水师不停说船已经坐不下了,但百姓还是要硬挤上去,甚至有时候会掉水里。

李恪躺在床上,听秦菲儿给他念那些从各地送来的奏折。

这已经成了他放松的一种方式。

大唐没有规定后宫不能干政,秦菲儿也不是那种不懂事的人,所以李恪就爱偷这个懒。

自从延津的消息传遍天下,只要交通方便、消息灵通的地方,都出现了移民潮。

一大堆绿林好汉、穷苦百姓、犯了罪的官员和秃驴,都开始迁移。

秃驴和犯罪的官员还好,有官府统一安排,不怕路上有人打劫。

但绿林好汉和普通百姓就不一样了,这些人上路时,大多都是口袋里没几个铜板。

走在路上,变成劫匪抢上一票也是常有的事。

一时间,大唐各地的治安状况变得很糟糕,很多地方官员纷纷上奏,向李恪请罪。

李恪倒不觉得有什么,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等这些人搬到饶乐后,内地各道的治安情况肯定会有所改善。

绿林好汉的情况就不多说了,那些敢于去辽东搏一搏的百姓,大部分都是生活困苦,挣扎在贫困线上的。

如果不给他们一线希望,让他们一直这么穷下去,说不定会引发起义。

别以为盛世就不会有农民起义,这事其实挺常见的,只是能闹出大动静的是少数。

李恪听着听着,突然觉得哪里不对劲,打断了秦菲儿的话。

“这篇奏折让我看看。”

一看之下,李恪心里有点儿想笑,这还真是有点意思。

那是来自齐鲁豪强联名递上来的奏折,也不知道他们是通过什么关系,居然能送到宫里来。

本来李恪以为齐鲁的奏折都是抱怨的,毕竟他让魏征在河北道做的事情,对当地上层人士影响挺大的,这个李恪心里是有数的。

结果没想到,这奏折是鼓励李恪出兵高句丽的,这有点出乎意料。

齐鲁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孟之乡,这里的人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