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若在,二人尚且安分;然而我百年之后,二人彼此间的争斗,必然生出祸端。”
诸葛亮蹙眉,苦叹一声。
平心而论,和李牧的想法近乎一致,这也是他最为担心的。
“唉,不得不说。汉兴此言,又说到了我的心坎里去了。”
诸葛亮由衷感慨,可对此也有些无奈。
毕竟自己,如今天命将近。纵然知道二人争斗,祸事不远。可对此,他也真的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汉兴所见,正和我心。其实我才把你借调军中,除了传你些本领以外。也希望你,到时候在军国大事上,能否给我些建议。”
“嗯,我明白。”
李牧对此,早己了然。
再看诸葛亮,话锋又是一转。
“如今,他们两个的事情,暂且搁下。却不知,你对我让你未来继承丞相位置的决定,又当作何想法?”
“这个嘛……”
李牧沉思片刻,再度抬起头看向诸葛亮的时候。一双明眸,己经绽放出坚定的异彩与光芒。
“既蒙丞相看中,汉兴纵然年少不才,亦当效犬马之劳。”
一语言出,诸葛亮不禁为之动容。
此时的李牧,和当年身在隆中初见先主时候的自己,简首就是同一个人。
“为图将军之志,亮……愿效犬马之劳。”
瞬间,诸葛亮睹物思人。
老迈的明眸,情不自禁又一次湿润了。
“丞相,你怎么了?”
“哦不,没什么。”诸葛亮喜出望外,随即拭去眼角泪痕:“汉兴啊,来丞相府,做我的府官吧。你若能答应,我封你参军之职。”
“参军?!?”
闻言,李牧蒙了。
所谓的参军,顾名思义,就是参与军国大事商议的官员。虽然地位不是很高,但关系重大。
简而言之,就是诸葛亮的幕僚。
这让从未走过仕途的李牧,不觉有些感到惊讶。
不得不说,这起步点。对于自己这样的新人而言,属实不低。说是恩赦,也绝不为过。
李牧心中明了,但还是有些犹豫。
稍作沉默,他突然明眸一闪。面对诸葛亮的征辟,再度恭敬的深施一礼。
“丞相征辟,本不该推却。然,欲令汉兴出入相府为官还需答应我一件事。若丞相不肯依从,汉兴宁可辜负丞相,不做这官。”
“啥?”
闻言,诸葛亮有些惊讶。
毕竟成为自己的幕僚,那可是多少人可遇不可求的好事。
反观李牧,如今居然要和自己讲条件。
“这小子,真以为我不会对他发火。居然仗着我对他的宠溺,如今越来越过分了。”
此刻,诸葛亮怒由心生。
说话的语气,显然也己经有了变化。
“汉兴,你到底要干什么?”
“很简单,帮丞相你……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