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风云变幻的明末乱世。本文搜:看书屋 xqukanshuwu.com 免费阅读
红旗军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
令其他势力只能望其项背,根本难以追赶。
目前的红旗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
很多势力都察觉到红旗军的崛起,似乎己经无可阻挡了。
包括世修降表的专业墙头草家族,敏锐地察觉到红旗军不可阻挡的崛起之势。
他们深知局势己然改变,便急忙开始为自己谋划后路。
于是他们赶忙派遣代表,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吴堡县,想要求见红旗军的关键人物李定邦。
期望能与他会晤,探寻合作的可能。
可是每天想要求见李定邦的人多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
他哪有闲暇去理会这些纷至沓来的访客?
即便是这个颇具影响力的世修降表家族派来的代表,李定邦同样置若罔闻,不予理会。
在李定邦看来,与其把时间耗费在这些应酬上,不如多陪陪自己的老婆孩子,享受天伦之乐。
顺便多进行几次那充满意义的“多子多福运动”,这难道不香吗?
李定邦并非随波逐流之人,他怀揣着理想主义的情怀。
想要在这动荡的明末,当一位勇猛无畏的变革者。
明末这段历史,充斥着无尽的遗憾与不甘,那些壮志未酬的故事,那些底层百姓的悲苦,都让李定邦深感痛心。
他决心要在这个混沌的时代,杀出一条血路,开创一片朗朗乾坤。
每个朝代从衰落走向灭亡,再到新朝代的兴起。
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打破阶层固化、为底层民众开辟上升通道的契机。
每当新朝建立之初,底层老百姓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往往会逐步得到改善。
而随着和平岁月的延续,阶层又会渐渐重新固化,社会的活力与公平性逐渐丧失。
无论是穿越之前,还是来到这明末的世界,李定邦始终出身于社会底层。
对阶层固化所带来的不公有着切身的体会。
因此他怀揣着更为远大的抱负,渴望更彻底地打破阶层固化的枷锁,延缓阶层再次固化的进程,让社会的公平与活力能够长久延续。
基于这样的理念,他对那些世家大族毫无好感,一心只想将其连根铲除,自然也就觉得没必要与他们的代表会面。
但这些世家大族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他们绞尽脑汁,通过迂回曲折的关系。
成功联系上了李兴文从前的老师以及他的好友。
对方借助这些人脉,他们辗转联系到了李兴文。
李兴文碍于往日的情谊,不得不出面周旋。
李兴文来到李定邦面前,为这个家族求情道:“大帅,近日我收到了许多紧急送来的信件,写信之人既有我昔日的好友和师长,也不乏文坛上德高望重的大家,其目的都是想请你见一下各家各大世家的代表。
咱们若想在未来持续发展壮大,治理天下终究还是离不开读书人的助力。如今对这些世家大族全然不给面子,是否有些不妥?这恐怕会对我们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啊!”
李定邦微微点头,缓缓说道:“你要明白一点,读书人并非千篇一律。咱们学堂培养出来的读书人,与其他地方的读书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你可知道我为何如此重视教育,又为何在咱们势力尚小的时候,就开始苦心摸索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吗?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应对如今这种情况。”
李兴文心中一动。
试探着问道:“大帅的意思是,要将我们的教育制度推广至全天下,逐步彻底取代科举制度吗?”
李定邦目光炯炯地说道:“科举制度的诞生,本意是为了打破世家门阀对学术的垄断,这无疑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然而,当所有读书人都为了科举,将全部精力倾注于西书五经的钻研时,它便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束缚。
这种束缚不仅局限于读书人自身的发展,更禁锢了思想的碰撞与创新,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所以,改变这种现状己然刻不容缓!”
李兴文听闻此言,不禁大为震惊。
自汉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来。
这种局面己然延续了一千多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无数朝代更迭,却从未有人敢轻易挑战这一传统。
而如今李定邦竟有如此胆识,想要彻底打破这一延续千年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