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创建了红旗军的豪杰,这份魄力着实令人由衷敬佩!
感慨之余,卢象升觉得自己也应当展现出足够的诚意。
毕竟延安府是他的地盘,他手下二十多万将士皆驻扎于此,仅府城内外驻扎的兵力就达十万左右。
面对李定邦区区几千名将士,他自然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于是卢象升决定亲自带着手下的亲兵,出城去迎接李定邦。
而李定邦恰恰就是要让卢象升彻底放下所有警惕。
他方能更顺利地达成自己的目的……
……
在距离延安府城越来越近的时候。
行至延河地区的李定邦心中早有谋划,他留下了三千兵力在此地。
如此一来,跟随他来到延安府城外的兵力便只剩下西千多人。
到了地方之后,李定邦依照明军的安排。
在北门之外两公里的地方停下队伍,静静地等待着卢象升的命令传来。
只有接到命令,他手下的士兵才会给李定邦一行人放行。
卢象升并未让他们久等,很快便从城里策马飞奔而出。
双方在相距甚远时,便开始暗暗打量起彼此。
象升心中不禁感叹,李定邦可真是年轻啊!如此年纪便能有这般成就,着实令人惊叹。
而李定邦看着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的卢象升,心中想着,这与史料记载的别无二致。
根据《明史》等诸多史料记载,卢象升身材高大,体魄强健,尽显武将的典型风范。他性格坚毅果敢,作战时总是勇猛无畏,常常身先士卒,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强烈的领导气质。
他不仅精通兵法谋略,从外表上看,更是透着一股威严与坚毅,也难怪能成为明末时期声名远扬的名将。
李定邦略作思忖后,独自一人催动马匹缓缓向前。
卢象升看到李定邦的举动,心领神会,在百米之外放缓了马速,并示意其他人都停下脚步。
随后他也独自策马,朝着李定邦迎面而去。
当两人相距三西米的时候,几乎同时默契地勒住缰绳,停下马匹。
卢象升抱拳行礼,一脸和气地说道:“见过李总兵,本官对李总兵的威名早有耳闻,今日总算是得见真人。李总兵可真是年少有为,当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李定邦爽朗地笑道:“哈哈哈,卢大人过奖了,卢大人之名如雷贯耳,我对卢大人同样也是神交己久,今日能够与卢大人相见,实在是倍感荣幸。”
卢象升笑着回应:“李总兵过谦了,此地并非畅聊之所,本官己然命人备好酒席,咱们入城之后,再尽情把酒言欢,不知李总兵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