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蒲劲松撤退回清军中军后,收到蒲劲松先一步遣使送回的军令的各部也己经陆续集结。免费看书就搜:闪爵小说网 xshanjue.com
等蒲劲松撤退回到己经抵定的清军中军后,收到蒲劲松先一步遣使送回的军令的各部也己经陆续集结完毕。
出发时的两万兵马,经过多场大战后,仍然聚起了近一万五千可战之兵。
鏖战数场、击溃清军中军、阵斩建奴伪皇太后、擒获权贵宫妇等超过万人……
这辉煌的战果的背后,己方却只损失五千人,不得不说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了。
究其原因,除了西南各部在李定国的指挥下围绕着宣化镇倾力合作、蒲劲松潜行突袭成功之外,也可以看出清军如今的虚弱;
累战累败之下,清军再也不是那支胆敢豪言‘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劲旅了;
不败的光环和威势,己经被西南撕的粉碎、踩在了脚底,连清军自己内部都接受了这个现实。
收拢了兵马之后,蒲劲松找了处适合打阻击的地段安营扎寨,将野狐岭通道和宣化的口子扎了起来;
要和正从北面逼来的前军都督李定国一起,将冒头的多铎,夹死在野狐岭这条狭窄的通道里!
虽然北上联系李都督的通道为多铎部所阻断,但蒲劲松结合从各处获得的信息,判断出自己应该这么打。
至于之后战局到底如何发展、自己的判断有没有出错,那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事情了。
事实证明,蒲劲松没有判断错。
此时李定国率领的两万特混骑兵师,己经在野狐岭出口处和多铎的后军交上了手,两军互相攻伐、你来我往,打的是难解难分。
但除了兵马数量不及李定国部之外,被当作弃子的多铎部后军,在军心和士气上也远比不上急于收割战功、士气旺盛的李定国部。
这种情况下,如何打得赢?
所以,虽然有多铎的严令,但开战不久,多铎后军的表现依然越来越差,几次交手后,多铎后军便数次险象环生、摇摇欲坠。
战场的平衡,在坚定的朝着有利于西南明军的方向倾斜。
多铎也知道后军迟早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在救下福临之后,都没有抽时间前去觐见福临,而是首接带着兵马继续南下,追击蒲劲松部。
不得不说,多铎的战争嗅觉还是非常敏锐的,知道自己要第一时间击溃自己南下的拦路虎——蒲劲松部;
不然等这只拦路虎站稳脚跟,自己就不一定能打进宣化镇了。
但多铎的敏锐可以帮助他做出决策,却不能帮助队伍提升战斗力。
后军和李定国部开始交战不久,前军和蒲劲松部也开始了厮杀。
只是和后军的险象环生、渐感不支不同,前军和蒲劲松部的交战,明显更加的胶着。
这一来是因为有多铎亲自督战;
二来是在多铎的可以安排下,前军集聚了多数镶白旗的主力;
三是许多清军将士心中也明白,归途就在眼前,但不击败眼前的拦路虎那便过不去!
多种原因之下,清军前仆后继的对占据了地形优势的蒲劲松部发起了潮水般的进攻;
一波又一波、舍生忘死。
在这种攻势下,很快,清军便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而防守方的蒲劲松部也同样如此。
虽然先一步占领了有利地形,但蒲劲松部都是骑兵,装备配置方面,除了汉军骑兵装备的燧发手枪和几百支新式步枪外,其余多是马刀、骑枪、弓箭等等冷兵器;
火力强度方面较装备了大量燧发长枪和火炮的步兵差距甚大。
战况危急的时候,需要和进攻的清军短兵相接,刀对刀、肉贴肉的血腥肉搏。
所以,蒲劲松部这边伤亡也不小。
短短时间内,蒲劲松部的防线前便铺满了一地的尸体。
“信使还是过不去吗?”
掠过满地的死尸、放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蒲劲松对着身后的将领问道。
“回师座的话,确是如此。”
“末将前后派了数队信使北上侦查联系,但都无功而返,还折了好几个人。”
“看来北边一定是有事,不然多铎犯不着这边攻的那么猛、那边也封的这么紧。”
被问话的将领回答道。
“嗯,必然是了。”
“不急,慢慢守着吧,不论怎么样,这时候的多铎,都应该比咱们更急才是。”
“让后面安营扎寨的弟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