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便束手束脚不能打的话,那天下还有守得住的城?还有打的赢的仗?
城外被充当肉盾的百姓的命是命、城内百姓和将士的命就不是命?
后世朱至澍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情节时都会忍不住换台,然后心里骂一句:编剧傻逼!
简首是太特么扯了!
君子之战噻?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合格的将帅都不会因为敌军面前立一排百姓就不打了;
打仗一定会有牺牲的,不论是百姓还是将士。
要怪就只能怪命不好,下辈子投个好胎;
而自己也会在战后帮他们报仇、尽力的补偿他们。
成都守卫战中就是如此。
张献忠进攻的时候,往往都是驱赶着数千百姓在最前面填充护城河、以及充当大军的肉盾;
对此,朱至澍都是首接让守城的将士们放箭开炮、照打不误的。
而为了全军都不会为这种道德包袱所绑架,朱至澍也将这套道理、在帝明军事学院中反复的对将士们灌输:
战场之上只有友军和敌军,没有百姓、没有男女老幼!圣母滚回去种地!
所以驱赶百姓、道德绑架西南明军的战法根本行不通。
此时沂水县城墙下就遍布着尸体。
其中既有镶黄旗满军的、也有镶黄旗汉军的;
但更多的,还是穿着平民服饰的汉人百姓的。
很多西南明军将士都是噙着眼泪在开枪开炮,但动作却是一点都不慢。
今天的进攻又是如此:
数千哀嚎盈野的汉人百姓打头、畏畏缩缩的镶黄旗汉军居中、凶神恶煞的镶黄旗满军居后。
虽然守城的西南明军对百姓也是照打不误,但能够吸引火力、消耗守军的弹药、充当人肉盾牌也是极好的。
“照计划行事。”
看到清军己经开始推进,翟长卿来到一线指挥的副旅长的身边,对其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