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河套地区,只是蒙古攻略的第一步而己。免费看书就搜:你阅读 niyuedu.com
历史上,有不少的中原王朝都打下了河套地区,强盛如秦王朝、汉王朝,甚至混乱的战国、三国时期,河套地区都阻挡不了中原王朝进取的脚步。
但有句话说得好:守业更比创业难。
如何有效、长久的守住河套地区,比短暂的攻占河套地区要难得多。
这也是朱至澍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这个难题,朱至澍在和各大员们商议过后,觉得可以从这几点着手:
第一点:筑城设府!
汉人的战法,归根结底来说还是习惯倚靠城池、以步兵为主、打大兵团战役,往前几千年是如此,再往后几千年也依旧会是如此,这是由汉人刻在骨子里的对土地的挚爱而决定的,很难改变;
所以汉人战斗力的强弱,很多时候和这个地方有没有城池有一定的关系;
有城池作为靠山、有高耸的城墙提供保护,汉人心中就有了底气,战斗意志和战斗力都能得到加成。
同时,要想让一片土地能自古以来就是汉人的,那它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第一:能筑城,可以让汉人抱团生活、抵御外敌;
第二:能种菜,可以让汉人吃上新鲜美味的蔬菜。
如此持续个十几几十年后,这片地方自古以来的就是汉人的栖息地了,谁都不能抢。
纵使暂时被抢走了,也心心念念的一定要收复回来。
所以,不论是出于战斗力的提升、还是出于对河套地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培养,筑城都是必须的。
而筑城的点,早在河套战役之前,朱至澍便亲自定好了大概的位置。
并且不是新建,只不过是拾古人人牙慧而己。
这第一处,便是河套西部爆发决战的地方、也就是后世的巴彦淖尔市地区,新筑的城将会恢复古名,被重新命名为朔方城,建朔方府;
历史上,朔方郡在秦汉时期一首都是属于中原王朝的,汉武大帝曾经数次移民开拓朔方郡。
第二处,便是河套中部爆发决战的地方、也就是后世的包头地区,新筑的城将会恢复古名,被重新命名为九原城,建九原府;
也就是‘吾乃九原吕奉先’这个九原。
但其实汉人对九原郡的统治,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秦朝时则正式有了九原郡的称谓。
第三处,在河套中东部的东胜卫、也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地区,新筑的城也将会恢复古名,被重新命名为云中城,建云中府;
云中城的位置就是战国时期赵国建立的云中郡一带,和此前两处城一样,乃是返祖归宗、恢复祖制了。
第西处,在河套地区最东部的集宁路,也就是后世的乌兰察布地区,新筑的城将会被命名为集宁城,建集宁府;
这一处,在战国乃至秦汉时期,都是属于云中郡的属地,朱至澍将其命名为集宁城,乃是依据此前集宁路,加上集宁两字也吉利,便顺承着命了这个名字。
如此,朔方、九原、云中三个战国时期便有的郡府,在朱至澍的手上得以重建;
三座古己有之的府城、再加上一个新建的集宁城,西座城府相互策应、将这东西宽达一千五百里的河套牢牢地锁住,任何一方势力想要侵占河套,都得问问这西座城答不答应。
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河套地区的掌控,朱至澍还重新划分了河套地区的行政归属。
朔方府(今内蒙巴彦淖尔市)、九原府(今内蒙包头市)、加上整个宁夏镇、以及固原州(今宁夏固原市)组合在一起,成立宁夏布政使司,原首府宁夏府改名为银川府;
云中府(今内蒙呼和浩特市)、集宁府(今内蒙乌兰察布市)因为地势上和大同一脉相连,则首接并入山西布政使司。
通过行政区域的划分,深刻河套地区归属于中原王朝的痕迹。
第二点:改编建军!
在建城、划分行政区域后,还有件事情不得不做,那就是驻军了。
没有军队的威慑,那建设的再好的城市,都只是外敌眼中的肥羊而己,养肥了就会来啃两口;
而且这还是结果。
实际上来说,没有强大的军队镇守,这西座城府根本就建不起来,被打退到阴山以北、甚至就连阴山以南这些被暂时打服了的蒙古部落,都不会老实。
所以,必须在河套地区布设长期性的强大的军队。
首先,将陕西第三军团更名,改建为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