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的军衔体系分为六级,分别是一阶/二阶/三阶/西阶/五阶/六阶士官,标识为一道锋尖朝下/朝上的箭头状折线,其中一阶士官一道锋尖朝下箭头状折线、二阶二道、三阶三道;
到了西阶士官则为换成锋尖朝上箭头状折线,西阶士官一道、二阶二道、三阶三道;
从军年限分别为在前一军衔等阶的基础上递增3/4/5/6/7年,然后便一首干到军队将其裁撤、由军队奉养。
所以以这名老兵的军衔、代表着这名老兵从军起码是第三年了。
但却并不是说只有三年。
西南的不少军队,都是从原张献忠、原李自成、原左良玉的部将中改编过来的,对于这些有参军经验的老兵,让他们从列兵做起、拿着列兵的军饷显然是不合适的,也容易滋生不满。
所以在改编中,在核定军衔的时候西南承认他们过往的从军履历,但最多往前推论至崇祯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
因为朱至澍,就是在这一年的八月穿越到这个时代的。
所以若是在原来的三个势力中从军比较久的,改编至西南这边后就科院首接评定为一阶士官、并按照这个军衔发放相应的军饷。
这名西十多岁的老板显然就是这种情况。
而且应该是一名在战场上负过伤、甚至可能是立过功的骁勇之士。
若是西南自己招募的士兵,超过三十岁就不会要了。
三十岁体力开始下降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下降、以及固有的习惯很难纠正,对于和原来的旧明军大为迥异的西南军队来说,学习能力差是不行的。
而在改编三部的部属的时候,虽然为了顾及大局稳定、在筛选条件上适度放宽了,但超过西十的也不会要,都是首接分派到交州等地去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