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俘虏的汉军,只要不是恶贯满盈之人,西南这边都不会下杀手,而是送回后方好好的做三年苦力,便可以获得平民的身份。
这种优待之下,一旦风向不对,汉军自然就不愿意拼命了。
而后出现的就是蒙古人大规模的溃逃。
蒙古人可不敢投降。
西南会善待汉人,可不会善待蒙古人,抓住了就是和满人一样就地斩首,根本没有善待的说法。
其实蒙古人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西南就对蒙古人这么痛恨的?明明不是在河套地区做生意还做的好好的吗?
但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因为朱至澍的命令呢?
朱至澍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你在蒙古老老实实呆着和西南做生意,那没事,大家有钱一起赚;
但你要来到内陆打仗杀汉人,那对不起,你是鞑子,杀之而后快。
对于仇敌、尤其是这种几千来的宿敌,朱至澍就是这么果断。
况且蒙古人真就和野草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后数量多起来,生产力低下的他们,难免又会如蝗虫一般南下抢掠。
所以这时候多杀一点,也是为以后的长治久安考虑。
这汉人大规模跪降、蒙古人大规模溃逃,剩下的那些满人和部分蒙古人、汉人骨干根本撑不了太久,入夜时分,黄花岭主峰就宣告攻克。
由此,整个黄花岭阵地全部被西南明军收复,袁宗第这一路历时半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打通了从西面通往高平县的道路。
而在黄花岭阵地激战的时候,姜茂财己经在后方召集军队了。
黄花岭阵地一攻克、道路一打通,姜茂财首接便带领三个旅先走一步,往高平县西北方向的赵庄奔去了。
袁宗第也在经过一番休整后,于第二天便出兵往东、进逼高平县。
同时往沁水县前军都督李定国、以及高平县南部高一功部报捷的信使,也快马加鞭的上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