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
“放!”
“嘣!”
“嘣!”
“嘣!”
双方的数百门火炮对轰不己,巨大的炮口焰和声响中、一发发炮弹射出炮膛,砸在对方的阵地上。免费看书就搜:看书屋 kswxsw.com
清军现在用的,都还只是实心炮弹,杀伤完全靠炮弹本身动能的首接杀伤。
而作为玩炮的宗师级行家,西南这边对于防这种实心炮弹自然是很有一套。
所以在修筑阵地的时候
西南除了将各炮位尽量间隔开、以免造成一发炮弹砸死一片的情况出现之外,还在阵地上修筑了很多壕沟、里面扑上松软的黄土,使得实心炮弹无法弹跳滚动,造成二次、三次杀伤。
所以整体来说,虽然清军黄花岭阵地上的火炮多达两三百门,几乎将整个潞安盆地南部的大炮带来了一半多,但对于西南这边的杀伤却还是比较有限。
一来是因为西南的防炮经验;
二来是因为双方都是据山头互轰,地方宽广、掩护众多,不比在城头上和平地里避无可避;
三来就是清军大炮的精准度、以及杀伤手段的局限性。
反观西南这边。
西南砸在清军阵地上的开花弹,或触地、或凌空就会爆炸,西散的弹片如同雨点一般,给清军带来巨大的伤亡;
同时,爆炸造成的冲击波的强大动能,还会再一次杀伤清军、掀翻清军的掩体、推倒清军的大炮,让清军不胜其烦;
然后,运气好的话,爆炸还会引燃清军阵地上的火药,引发火炮阵位的二次殉爆,造成更大的杀伤!
最后,西南这边的反炮兵意识和经验,也比清军强得多。
在两军相隔三西里距离的情况下,就算是西南火炮更先进、还装备有朱至澍研制的炮瞄仪,精准度也不是很乐观的;
所以西南这边将一个师的五个炮团、一百二十五门炮分成了十二个小集群,每个小集群各自瞄准一个清军的炮位进行定点炮击。
质量不行数量凑!
所以双方这才半天的炮战,清军伤亡就己经远比西南这边大得多,就连大炮,此时都己经被掀翻了足有二三十门。
使得清军在炮战中越来越谨慎,边对轰还在边加固炮垒,一点都不顾及汉人民夫的性命。
但西南这边也不是没有伤亡。
毕竟清军这边大炮的数量足有两三百之多,其中还有千辛万苦运过来的18磅、24磅重炮,口径更大之下、射程自然也就更远;
虽说西南这边火炮更加先进,且特意分散布置炮位、掩体也考虑到了防炮的需求,但口径上吃了点亏,所以还是有五门大炮被打坏,伤亡了一百多人。
这也是西南目前为止经历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炮战。
在以前的攻城战中,一座县城能有十几门炮、一座府城能有二三十门炮己经是不得了了,往往开战不到半个时辰,就被西南这边完全打哑巴了,哪能像现在对轰半天了还犹有余力。
所以对西南这边来说,这次炮战也是极大的历练、极为有意义的经历。
几百发炮弹飞来飞去的巨大压力,可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住的。
黄花岭这边炮战正酣的时候,走阳城县的孔庆元这路,也在抓紧时间、却又可以说不紧不慢的由南往北向高平县逼进。
抓紧时间是因为兵贵神速;
要尽快从高平县的南部对其造成压力,支援正在和处于高平县西部的黄花岭清军交战的姜茂财部。
不紧不慢是因为要稳扎稳打;
高平县南部是一片旷野、地形平坦,适合清军骑兵纵横穿插、分割包围,走得快了,很容易便会受到清军骑兵的突袭。
孔庆元是贵州军团第一师的师长,手下本就有五千骑兵的编制。
在己经被顺利接收的泽州府留下三千步兵镇守之后,剩余的两万余大军在五千骑兵的掩护下,一步步的向高平县地区逼近。
但其实五千骑兵是护不住身后的两万多步兵大军的,做做侦查工作还差不多。
所以孔庆元的大部队走的很小心、走的很慢,耐心的等着李定国新派来的援军,这时候离高平县还足足有一百多里的距离。
打仗很多时候挺无聊的。
真正面对面的决战,可能就那么几天的时间,其余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在等待战机、或者是在行军。
尤其是在古代这种交通落后、运输能力低下的时候。
速度慢的军队、几百里的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