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立足点的情况下,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的登陆部队,若是战斗力差一点的话,很容易便会被守军反推下河,所以这个立足点至关重要。
正是因为这样,孔庆元不得不冒险,不等更多大军汇集、便在只有五千骑兵的情况下,强攻河津县。
平阳(今临汾)盆地可不比陕北。
陕北多为山地沟谷地形,要找几个适合阻敌、围点打援的地方并不难。
平阳盆地虽然南北最宽处也不过两百余里,但却多为宽阔的平坦地形,数里都看不到一座山头;
而且就算是有,也是那种蛤蟆跳下都能到顶的小山包,挡挡步兵还行的通,要挡机动性高的骑兵就不现实了。
所以,孔庆元这一次没有托大的用五个旅围住河津县、打围歼战,这样极容易造成己方防守能力变弱,然后被各个击破。
他选择数个旅相互之间靠的极近、在河津县下结成一个密集的军阵,以应对清军骑兵的骚扰和袭击;
同时军阵布的离河津县城极近,只留了一箭的余地而己,几乎是顶在河津县鼻子底下。
这是摆明了欺负河津县没炮、像样的远程火力只有弓箭这个劣势。
其实河津县也是有些炮的,毕竟是边关地带嘛。
但就算是边关地带,也是平阳府这等大城炮才多,只是一个县城的河津县,把仓库搜刮了个遍,也就找出了十几门岁数不小的老炮了。
这种情况下,西南明军利用己方强大的炮兵、压制住河津县城头那稀稀落落十几门老炮的反击。
然后便是工兵开始挖隧道、准备埋设炸药炸城。
完成这一整个过程的代价,便是开始在城下结阵的时候,因为炮兵脚步没法跟上步兵,使得城头上的十几门老炮肆虐了几轮,带走了一批西南明军将士。
但在之后,河津县就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地步,十几门老炮相继被掀翻、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