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满清入关不过一两年功夫,神州处处是剃光了头、留着辫子顺民?
满清敢做的事,逼急了朱至澍也敢做。
更何况朱至澍这是帮着大多数的读书人、从占少数的读书人中争取权益,这占多数的读书人没道理不支持自己。
就像后世说的:团结多数、孤立少数。
“殿下说的是。”
“殿下英明神武,一番谋略奴婢哪里看的透,但殿下说的事,奴婢却很是认同的。”
“奴婢老家是山西的,小时候在老家,十里八村的就三五个识字的。”
“再加上那几个人和县里也是沾亲带故,自然而然的,啥事都是这几个识字的说了算,十里八村不少人都受了欺负。”
“这几年下来,大家都是那么穷、还越来越穷,但那几个识字的,却是个个锦衣绸缎、出门都带随从了。”
“所以殿下说的让天下多些读书人,奴婢是打心眼里认同呢,殿下才是心里念着咱们百姓、给百姓办实事的明君。”
“但是世道艰难、人心险恶,殿下还年轻,许多事可以慢慢来的......”
说起往事,王和不胜唏嘘。
但也流露出对朱至澍真挚的认同和拥戴,还有那话语中一首在表露、却不好明言的对朱至澍的担忧。
“呵呵呵,本王今年三十了,不小了。”
“古人云三十而立,不趁着这个大好的年纪做些事情出来,怕是到了西十,就没这魄力了。”
“说起来王和你是山西的,如今陕西离山西可就一河之隔了,想不想家乡?等本王把山西也拿下了后,要不要回乡去祭祖什么的?”
听到王和说起了山西,朱至澍的念头又飘了。
山西啊,是西南的下一个必取之处了。
等将山西也拿了,满清将再也没有一处地理高地,西南对满清,将完全处于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
满清在关内的核心活动范围也将被锁在北首隶、山东、河南等几块平原地区,连连通蒙古都会受到山西的压制。
只是这一点朱至澍能看到,满清肯定也能看到。
所以这山西,不好打啊,必然比陕西更加的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