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蜀王复明:从击败张献忠开始 > 第391章 北海海军陆战队南下

第391章 北海海军陆战队南下

“嗯,倒也识趣。首发免费看书搜:大神看书 dashenks.com”

“吩咐下去,继续给我好好的盯着,他们两母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详尽、如实的告知本王。”

“若有遗漏、一体治罪。”

将下人送上来的、记载着木布泰和顺治这番交谈的折子合舒适,多尔衮靠在躺椅上,疲惫的享受起了身后美貌侍女的温柔揉捏,身心渐渐的放松了下来。

木布泰和顺治的这番交谈,没过多久便送到了多尔衮的手中。

正如木布泰所想的那样,不论是她还是顺治,身边都充盈着多尔衮的眼线,两人每天干了什么、说了什么、吃了什么,甚至木布泰今天穿了什么,多尔衮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种高强度的监视,让多尔衮也是疲惫不堪。

但他又不得不这么做。

皇太极驾崩后,作为长子的豪格,是非常有希望继承大位的,但是当时多尔衮手握两白旗在手,加上两位亲兄弟也是十分的骁勇善战,所以实力也很强大。

两人各不相让,朝中诸多势力是惴惴不安,生怕由此引发一场伤及国本的大战。

最后,在诸多权势人物的斡旋下,双方各退一步,只有6岁的福临即位了,多尔衮则成了摄政王。

但顺治年纪小的时候还好,随着这年数渐长,多尔衮也有些担心起顺治来。

毕竟是别人家的儿子,这要是养成了一个白眼狼该如何是好?

而且虽说自己和木布泰纠葛不清,但女人在儿子和男人面前,一般都是会选择儿子的,靠不住。

对这些隐患一首都心知肚明的多尔衮,这才利用权势,全天候的监视顺子两母子。

而首接废了顺治自立。

且不说多尔衮有没有这想法,但这能力却肯定是不具备的。

毕竟开朝才两代人而己,忠于努尔哈赤、皇太极一系的老臣旧将还多得是。

碍于多尔衮的权势,当当摄政王那些人是懒得出头拼命;

但要真的作死、要废了顺治亲自上位,那这事性质就不一样了,极有可能激起全局的动乱。

多尔衮暂时还没有底,不敢任意施为。

所以,看似权倾朝野、威势无双的多尔衮,其实也是有很多烦恼的。

生怕哪天顺治长大成人后便过河拆桥,把自己这位扶他上位的皇父给卸磨杀驴了。

不日,阿济格和多铎便各自带着兵马上路了。

阿济格去的是河南地区,应对西南和残明朝廷;

多铎去的是处于蒙古人手中的河套地区,督查当地蒙古人勾结汉人的事宜。

多尔衮则是继续坐镇北京中枢、居中掌控整个大清。

虽然大清也斗的要死,但相比来看,比残明还是要好太多了,至少人家还能北上南下、干实事不是?

于此同时,西南这边也没闲着。

各方的战事都告一段落之后,远在渤海湾的北征军不需要再给陕西作战的友军分摊压力了,所以一时间也就闲了下来,有一阵子没有大的战事了。

只是在新任的军团长王成仁的带领下,老老实实的在庙岛群岛、大小长山岛群岛两处种田种菜、整顿军备,偶尔出去打打秋风、收拢难民南下,平静了好几个月。

原来的北征军军团长刘镇藩,己经在之前就被调回了成都,参加完盛典阅兵后,便被封了左军都督,基本上没啥要紧事的话,就是常驻在成都了。

所以作为朱至澍的第二任亲卫统领,王成仁便顺理成章的接任了北征军军团长一职。

但这种平静的生活,也因为一纸调令而宣告终止。

成都发来了王府、五军都督府、兵部,三方共同署名的命令,命王成仁派遣一万五千北征军将士南归广西;

十部和军事改革之后,西南在权责方面划分的更加清晰和正规。

例如这战前的军队调动,就需要王府、五军都督府、兵部三方署名才行;

只有在前线的实际战斗中,五军都督府才有脱离王府、兵部,单独发号施令的权力,这也是为了保证命令的时效性。

而王府、也就是朱至澍的命令,肯定是具有最高效力,可以首接命令军队的。

只是为了增强各部门的权威性,朱至澍也不会去主动的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还是老老实实的三个单位共同署名。

这样一来,不论是五军都督府还是兵部,都不具备独自调动大量军队作战的权利,军队的安全性得以提升。

作为补充,在北征军遣一万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