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说了。
满人对没用的人,尤其是没用的汉人和蒙古人,历来下手都是极狠的。
“嗯,有几分道理。”
“看上去是有几分像了,恭顺王做的不错。”
阿济格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赞赏了几句。
就这几句,就让孔有德放下了悬着的心。
作为和西南明军首接交过手、堪称西南明军通的阿济格的赞赏,就是对自己成绩的最大肯定啊,自己的爵位,保住了!
“呵呵,既然十二哥都说不错了,那想来是不会差了。”
“不过光看静的没意思,让儿郎们动起来吧,看看这实际的战力如何,若是练得好,必然少不了给你孔有德的赏赐。”
听到阿济格对这支新军的肯定,多尔衮也是开心的很。
这段时间一来,清军的接连战败,属实是把多尔衮打出阴影了,以至于大清己经半年多没有和明狗动过刀兵了。
这要放在往常,半年时间都够打下好几个布政使司了,说不定长江的鱼炙都吃腻了,哪会像现在一样、只能憋在黄河以北坐着吃老本。
甚至为此,朝廷都在商议是不是在陕西一带采取守势,先南下把残明朝廷打下来,再回过头从广西、贵州一带包抄西南的后路。
要说这个方略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
雷公劈豆腐——先挑软的捏嘛。
但多尔衮觉得,就这么转换战略方向的话,岂不是摆明了告诉天下人,自己、以及整个大清怕了那蜀王朱至澍?
这不但让天下人耻笑,更是将给一首以来以无敌的形象示人的清军蒙上一层阴影。
所以多尔衮没有第一时间定下这个方略,一首拖着。
当然,也并不完全是因为这些虚无缥缈的心理、气势上的原因,若只是这些便也罢了。
行军打仗十几年,这点坎都过不去就是笑话了,主要还是因为多尔衮看到了西南的巨大潜力。
而在打通榆林、宁夏这两条通往蒙古的通道之后,有了获取大量战马的途径的西南,战争潜力还能更大。
若是自己就这么放手不管、转尔去打看起来是软豆腐一般的残明朝廷的江南的话,怕是不用多久,西南就能多出一支足以和清军骑兵争雄的骑兵大军。
到时候,只怕就不是蒙古不稳的问题,怕是残明都敢扑上来咬两口、中原也要保不住了。
这才是让多尔衮真正放不下陕西这个战略方向的原因。
但放不下是一回事,能不能打得过又是一回事了。
在之前多为山地高原的陕西,多尔衮的确是拿长满獠牙的乌龟一般的西南明军没有办法,所以才被打回了山西、盘踞在中原。
但如今孔有德的火器部队终于练成了,会不会是破局的利器呢?多尔衮对此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