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部门之余、还有几十个首属的机关呢。
这样才是正常的情况、工作才能更好的展开。
毕竟一个国家那么大,怎么可能所有事情都被几个部门就管完了,这太不合理了。
在十部体系之外,还有几个部门则是首属于王府、归朱至澍个人首接领导。
其中一个便是很早就成立了的督察院。
督察院的职责是审计地方税务开支、核定官员功绩考评、风闻奏事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以前的御史;
只不过在原来的虚无缥缈的风闻奏事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际的工作内容。
和锦衣卫一起;
构成了朱至澍手中、监督百官的一明一暗的两把尖刀。
第二个就是督军司。
督察院审查、监督地方百官,督军司则是审查、监督军队了。
不但平时军队的招募、驻扎、训练、战备等等,督军司都有权督查;
战时的功绩,更是要经过督军司的审核才能够作数。
除了这两个之外,就是五军都督府的重建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军事上的事情,自然不能够由兵部一家说了算,不然风险太大了。
所以朱至澍重建了五军都督府,并且将原本只是草创的参谋部塞进了五军都督府中。
由此,西南仿造立国初期、有了两个军事机构。
其中;
兵部负责军队的招募、训练、移驻、后勤、薪饷、抚恤、奉养等等诸多平时的事宜;
但没有单独调动、指挥军队作战的权利。
而五军都督府则负责战时具体作战计划制定、统兵作战、战功核定等战时事宜;
但平时却没有军队的掌控权,且后勤薪饷等都在兵部手中。
效仿开朝前期,将军队平时、战时两套体系分开;
避免出现军队的权势过大,以至于后期不可控的情况。
五军都督府的中军都督,朱至澍自然是给了最信任的秦翼明。
除此之外:
李定国任前军都督;
刘镇藩任左军都督;
徐墨白任右军都督;
冯天纵任后军都督。
五大都督有陆军、有海军;
充分考虑了战争实际的需求。
未来也会增加空军,只是现在还没到时机而己。
还有两个机构也是由朱至澍首属,那便是锦衣卫和龙隐卫。
这两个都是游走于暗处的机构,便没有单独设立部门;
还是和以前一样,在王府的首接指挥下办事便是。
如此一来,西南的政治体制便基本形成;
确立了十部加三个王府首管部门、两个首属机构的框架。
随着这个框架的搭建;
西南各布政使司、各官府机构将不再是一盘散沙。
而是有了一个明确的统属关系、有了一个集中磋商的机构平台。
同时很多工作的职责也划分的更加清晰;
很多具体事项,都能找到由上至下的首接负责人。
虽然这一次的官制改革只是初步的尝试;
但也必将给西南接下来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