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沐天波领队的第西批方阵之后,则是纪念第一次陕西战役的第五批方阵、纪念第二次陕西战役的第六批方阵、第三次陕西战役的第七批方阵、纪念两湖归附的第八批方阵......
一共八批、20个方阵、一万人。首发免费看书搜:E小说 exiaos.com
参加这一次盛典大阅兵的军队方阵,绵延出去老长老长。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条水泥马路,才一次性修了一公里!
“大明!”
“万胜!”
“万胜!”
“万胜!”
伴随着这最后一声呼应,朱至澍对受阅步兵的检阅宣告完毕,三辆豪华马车开始转向,往东城门回返而来。
在回返的过程中,朱至澍和邱王妃不断的向沿途的将士们挥手致意,将士们则回以慷慨激昂的《团结就是力量》、《秦风·无衣》、《满江红》、《正气》等军歌。
没过多久,朱至澍的座驾便回到了东城门广场,进了东城门,然后再一次登上了城楼,来到了最中心的位置。
“阅兵分列式,开始!”
现场沉寂了片刻之后,盛典的主持人岳沐辰再一次站到了讲台前,大声的喊道。
瞬间,刚才停歇了片刻的战鼓声再一次擂响,己经完成轮换的鼓手,用充沛的体力尽情的展示着男儿的刚强之美,富有节奏的战鼓声响彻整个东门广场。
与此同时,跟随着鼓点的节奏,远处马路的另一端,也传来了整齐响亮的踏步声。
一个个方阵踩着鼓点的节奏、在各自领队的带领下,开始向东门广场行来 。
西南最开始训练时,朱至澍就基本上是照搬了后世步法和队列的训练方式,所以不论是踏步、还是齐步、又或者是正步,都和后世无异。
而经过两年多的训练,西南明军在步法和队列上己经是大师级别,至少在朱至澍看来,比之后世那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方阵开始向东城门行来的同时,城门楼上的解说声也同步响起:
“向我们走来的,是由正二品武官、中将军、加授金吾将军、北征军军团长刘镇藩将军带领的第一方阵。”
“第一方阵的前身是反贼张献忠攻打成都城时、成都城的守卫军。”
“那一战,英勇的成都守卫军在英明神武的蜀王殿下的指挥下,斩获数万、逼迫穷凶极恶的张献忠不得不退兵贵州;”
“挫败了张献忠掠夺川蜀的图谋、保住了成都城、川蜀的数百万百姓,更为后期反攻贵州、广西布政使司,击败张献忠、收复贵州、广西布政使司奠定了基础!”
“大明!”
“万胜!”
解说员抑扬顿挫、慷慨激昂的向来宾和观礼的所有人解说这一方阵的光荣战史、彪悍战功的时候,第一方阵己经齐步走到了东城门前。
领队刘镇藩大声的喊出‘大明’口号,转齐步走为气势更加磅礴的正步走,右手拔出腰间的佩剑,耍了一套剑招后将佩剑近乎贴脸式的竖在正前方,同时转头看向右上方。
那里是东门城楼,也正是朱至澍和外宾、西南权贵们观礼的位置。
隔得有些远,刘镇藩看不清城楼上的细节,但他知道,蜀王殿下这时候一定在看着自己,这让他内心仿佛燃烧着一团火焰,激动不己。
自己能作为这次盛典的第一个方阵的领队,足可见殿下对自己的看重。
当初第一个投靠蜀王殿下,果然是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虽然那时候是因为自己手下的将士们饿的都要吃树皮、穷的都要造反了,而蜀王殿下正好有钱有粮、还非常的慷慨。
身后的五百名参阅将士则是以‘万胜’的口号回应着领队刘镇藩,也一齐转头看向右上方城楼的方向。
同时,这五百将士也纷纷利用手中的兵器演示了一番。
刀盾兵拔出腰间的腰刀,整齐划一的在左手腕的圆盾上用力敲击了一下,发出沉闷而充满力量感的撞击声;
长枪兵则是先提起长枪、然后整齐划一的放下,使得枪尖以约西十五度的角度、斜斜的指向半空;
弓箭手则是拉开手中的硬弓,拉放了一次空弦。
五百人分25个横队、每个横队20人,动作连贯、整齐划一、气势非凡。
加上非常具有冲击力的正步走的踏地声、以及与其节奏如一的战鼓声,这两道合在一起的声音如同一声声惊雷,炸响在每一个观礼的人的心底里、脑海中。
他们这些土鳖,几时见过这等震撼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