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科学家奋斗几十年才能突破呢?
现在虽然有自己引路,但自己除了有些谈不上健全的知识之外,可没有点石成金、撒豆成兵的本事。
很多成果的具体产出,都还得仰仗下面这些工匠们多多试验和摸索,那又如何能苛求他们不出一点错?不走一点弯路?
朱至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对庄业正这些人,都是尽可能的大度、宽容和支持。
“微臣谢殿下体谅。”
“这难点,其实有三。”
“这第一个难点:便是这车床,本身就极难制造。”
“不敢隐瞒殿下,其实这台车床,十天前才做出来,足足耗费了半年多的时间,浪费了大量的好料子,而且这还是在集机械坊最顶尖的几位匠师之全力的情况下。”
“虽说这有了第一次,后面再做就会简单许多,但微臣估计,以现在机械坊的能力,至少也需要三个月才能做出下一台。”
“殿下若是要快速量产的话,请恕微臣段时间内实在是做不到啊。”
庄业正苦着脸、满是紧张的说出了这第一个难点。
“这第二个难点:便是这车刀的材料,着实是难以炼制、也不经用。”
“车床做出来后,和蒸汽机的联动、以及机器的调试又耗费了西天的时间,也就是说,正式运行的时间,一共是六天。”
“而六天的时间里,便只车制出了这三十余个零件,速度属实称不上快。”
“个中原因,除了机械设备的问题之外,便是这车刀太易损了,往往用不到五六次,便要换一批新的,特钢坊的洪强洪总工,可因为这事,和微臣不止吐过一次苦水了。”
“盖因这车刀,用的都是特钢坊最好的钢材,却还是不经用。”
“很多时候车床不得不停下来,等特钢坊做好了新的车刀,才能继续运转。”
“而这最后一个难点:就是这车床的功能还是太单一了,目前只能车制枪栓,其它零件的车制,微臣暂时还没来得及做出来,得再耗费些时日。”